时序秋章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1-12 来源:本站原创

秋风吹四野,凄寒浸晨曦。百芳俱开遍,拂风叶婆娑。

秋日已近深处,渐失夏日余温,虽未有断崖般的冷热交替,却也与夏落得异同,较之于前,稍显冷峭,加之少有晴日,鲜有暖阳,入夜便更得几分凉意,阴冷尚欠熨帖。

与旧时初秋的聒噪氛围稍显不同,今年的秋来得急,来的唐突,细雨连绵数日,经久不散,便渐渐消沉了闷热的纠缠,虽于艳阳下仍有几分燥热,但处于阴云时却得几分刺骨的凉意。阴雨数日,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土地潮湿泥泞,各处积攒着雨水,同时也消沉了各处的响动,鸟叫虫鸣没了生气,只留几处或数丛树木拘束呆滞在雨中,颇有悲秋之感。

一叶知秋,满目萧瑟,恰当应景。院子里的银杏树渐渐沾染秋色,极度收敛往日的蓬勃之势,虽强撑一线生机,却也是黄叶层生,随几阵风起,黄叶便翩跹坠落,于行道处铺满秋意。柿子树斑驳的树干上树叶尽消,只剩下横七竖八的枝丫挑着金黄的柿子,熟透的果实皮薄肉红,惹得灰喜鹊巧立梢头,啄食入冬前仅存的几处美食。院落上垂下的爬藤在院墙外延伸着颓态,原本是点缀在白墙上墨绿色的幕布也由簇生的茎叶中萌生黄色的血液,在绿意消减与鹅黄蔓延的纠缠碰撞中滋生萧瑟。几处小景,虽不壮美,却也精致,在日复一日的过往途经中,见证了秋的来意。

若得闲去到近水处,那斑驳之感更为浓重。临河处,各类邻水植物枯竭衰败,灌木丛最显干瘪,原本丛生的植被脱去水分,佝偻蜷缩成残叶枯枝。延展于小径左右的枫树、黄栌、银杏等各色树种,都以不同形态、不同色素的叶片来定义和诠释秋的神韵。吊挂在树上的黄叶碰撞交织、簌簌作响,一条沿河而生的绿色丝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消沉了绿色,黄色调正在爬满梢头。满地铺陈的杂草犹如粗制的毛毯,纠缠蔓延到大地深处,顶着的种穗也都在风中播撒殆尽,只剩下密集的孔窍在风中凌乱。活物们也都消停了许多,秋收时节漫天飞舞的蝇虫也鲜有踪影,或是呆滞在背风暖阳处苟活,或是早已枯槁余生命绝荒野,或是开掘一处浅洞陋室潜入冬眠,皆都没了生气。

此时景致便应了那文墨中的秋词雅句,于秋山吟,便如王绩《野望》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于秋水颂,便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秋叶殇,便应了白居易《司马宅》中的“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自古而今,秋便是寄托情感的多情季节,既有自然之美,也载文化之殇,肌理丰富,内涵深远。  

于此节气,便身怀诗意,描绘这景致于片语单词之中。候鸟飞,青蝉坠,蒲苇叼水,莲若枯灯,一湖秋水长涌,一山秋色尽染。目之所及满是萧瑟,近花处枯藤凋零,远观湖满目枯蓬。各种色调在深秋时,皆都收尾作结,把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单一表现,化作花蕊干涸后枝头的片片暗红,化作湖面上新荷已死与枯蓬垂露的交相掩映,化作潜鸭呆滞在河滩与白鹭枯瘦的巢,待秋风阵阵,皆归虚无。

黄花带露草纷飞,红叶犹记夏候恩。老柿若灯孤鸦坠,寒风凛冽一湖水。秋的景致,如同心性一般,有波澜壮阔的情绪高涨,亦有黯淡无光的悲喜伤怀,纵是有千万种姿态演化,都在“秋”字中慢慢归去,成为热烈奔放后的成熟回归。来时如夏的逗留,去时作冬的前序,承接前后,以丰收点燃高潮,以归雁回归结语,丰富圆满,亦如人生。(刘柱)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