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流路治理情况简介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10-1-18 来源:本站原创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每年约有10亿吨泥沙输往河口地区,塑造了广袤、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但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口,也使河口河道长期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恶性循环状态,严重制约了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和东营市的成立,黄河三角洲跨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已不允许河口流路任意摆动。治理黄河河口,稳定黄河入海流路,成为东营建市后面临的重大课题。

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形成的,到1998年,流路进入超设计运用阶段,改道迹象日趋明显。为稳定入海流路,改变河口地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不稳定局面,从1988年开始,东营市、胜利油田和黄河河务部门联合,进行了以长期稳定黄河入海流路为目标的河口疏浚治理试验。1988~1992年,先后截堵支流汊沟80多条,修做导流堤53公里,接长北岸大堤14.4公里,修建控导工程3处、险工3处,清除河道鸡心滩20多平方公里,组织了群船射流拖淤,开展了水文泥沙观测研究等工作,基本稳定了清7以上河道,为河口治理探索了路子,被李鹏总理称为“一大创举”。1996年汛前又实施了清8人工出汊造陆采油工程,缩短流路行程16公里。在试验基础上,黄委会编制了《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于1992年经国家计委批复。1996开始实施河口治理一期工程,加高帮宽堤防42公里,新建、续建控导工程6处,淤临防护北大堤20余公里等。1998年和2001年又分别实施了挖河固堤启动和试验工程,挖河(疏通)河段长43公里,挖出泥沙898万立方米,加固堤防19公里。2003年又实施了第三次挖河固堤和口门疏浚试验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

经过多年的治理,河口河段河势得到了较大改善,河槽相对稳定,河口地区的防洪能力明显提高,目前,清水沟流路已安澜行河30年,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创造了安定的自然环境。

在实施综合治理措施的同时,河务部门还开展了河口治理措施研究及大量观测实验工作,完成了《黄河河口治理规划报告》、《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多次组织黄河口治理专题学术交流会,围绕稳定流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2003年3月在东营市成功举办了河口治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成果最丰的“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对加快河口治理开发步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