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银铁路始末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2-7-19 来源:本站原创

黄河东银铁路始末

蔡湘生黄迎存

从东平湖西岸的银山镇,到菏泽东明县的霍寨,沿黄河大堤背侧,曾蜿蜒着一条180多公里的石料运输专用线,它就是20世纪山东治黄历史上的东银铁路。这条铁路于1972年开始建设,1976年投入运营,1995年拆除。当时,东银铁路的建设是山东治黄事业和沿黄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铁路运营20年,为山东黄河上游的抗洪抢险和防洪工程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巍巍黄河大堤见证了这条铁路的辉煌和功绩。


一、铁路建设

黄河进入山东后,河道变得宽、浅、散、乱,河势多变,“滚河”现象时有发生。上游河段坝岸多,险工多,是实施治理的重点,每年都需要大量修防石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陆运能力很差,载重汽车和轮式拖拉机极少,几乎没有硬化道路,石料运输以黄河航运为主。船只航行主要依靠自然风力,受自然条件和河势变化制约,长距离运输十分困难,从梁山县丁庄石料场装船到东明县高村卸船,一个航次往往要一个多月,如遇河势变化,航运很容易中断。单靠黄河航运远远不能满足治黄石料需求,影响治黄工程建设特别是防汛抢险。

为解决治黄石料运输问题,黄委早在1962年就提出修建东坝头至位山轻轨铁路。历经近10年的勘察论证,终于在1972年5月,经水电部批准修建从兰考县东坝头到梁山县银山村的运石铁路。10月30日,根据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通知,黄河东银铁路施工指挥部成立,设在梁山县银山徐庄闸管所,从此拉开了东银铁路建设的序幕。这是当年山东黄河和鲁西南地区的一项浩大工程,来自大河上下的干部职工和国内有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汇聚到鲁西南数百里黄河大堤上,开始了艰辛的铁路建设历程。

11月7日,东银铁路路基开工。鲁西南沿黄几县的5万余民工,像当年鲁西南战役支前一样,打起铺盖,推起胶轮车,开赴梁山县银山至鄄城县董口100多公里长的黄河大堤上,开始了紧张的路基土方施工。这支庞大的施工队伍,冒严寒,战风沙,风餐露宿,你追我赶,工地上到处红旗招展,车辆来往如梭,碾压土方的东方红拖拉机马达轰鸣,夯工们嘹亮的号子声此起彼伏——这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战天斗地的壮观场景。这次施工时间紧,任务重,战线长,三县民工不分你我,互帮互助,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共完成土方234.17万立方米。1973~1976年又先后完成鄄城县董口至东明县霍寨的路基施工。据统计,参加铁路路基施工的民工多达10万余人。

1975年建设的梁山国那里老运河上的铁路桥,是东银铁路建设中难度最大的一座桥。灌注桩桥墩、两侧桥梁预制分别由鄄城县水利局打井队和山东黄河河务局工程大队施工。大桥中孔钢梁采用陇海铁路砀山段拆下的旧桥钢梁。为此,专门成立了砀山拆桥队,仅用40天完成砀山旧桥拆除。之后将旧桥钢梁分解为6大件,途经3省6县安全运抵工地。这年11月完成铁路桥钢梁架设工程。徐庄、耿山口铁路大桥也相继建设完成。

1975年初,铁路全程土方和桥涵工程基本告竣。4月14日开始铺轨。从国家水电五局调来的潘文才、孙振岭、李建良、张保生等几位火车司机,担当起了铺轨队的主要施工技术工作,但铺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他们与铺轨队领导和技术人员带领民技工集思广益,认真探索施工方法。没有铺轨机,就组织工人手抬肩扛,二三百斤重的钢轨两个人抬,150多斤重的轨枕一个人扛;没有捣固设备,全靠人工抡镐一下一下地把道渣捣实。轨枕螺栓锚固一开始全凭手工操作,每天只能锚固300根左右,影响铺轨进度,孙振岭和李建良等经过反复试验,自制了锚固架,改进了操作方法,锚固量达到了每天900根以上。铺轨人员发扬艰苦创业和“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掌握了铺轨施工要领,铺轨速度由开始时每天不足百米,逐步提高到每天3000米以上。

随着施工经验的积累和铺轨技术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家和地方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探索制定了东银铁路铺轨施工各项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施工规程,使以后的施工有章可循,明显加快了施工进度。至1980年底,银山至霍寨全线贯通,共铺设轨道183.6公里。

在铺轨施工的同时,厂站建设也在抓紧进行,共建设各类房屋31216平方米,设立了调度室、机辆段、工电段、修配厂和中心站,以及沿程18个车站。先后购进和调入380马力内燃机车14台,120马力内燃机车4台,15~20吨矿车249辆。这条铁路的建成,使山东黄河上游治黄石料运输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结束了鲁西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二、铁路运营

东银铁路自1975年开始铺轨以后,采用边建边用原则,除运输铺轨所需料物外,从1976年初就开始运输黄河防汛石料。铁路指挥系统、行车组织和线路管理方式也及时建立并逐步完善。根据国家和地方铁路的技术规则,结合东银铁路实际,先后制定了《东银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东银铁路行车组织规则》、《东银铁路道口管理守则》和《东银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等。这些规则制度为以后铁路运行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76年汛期,黄河花园口先后出现两次洪峰,流量均超过9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进入山东后两峰合一,汇为一次水量大、水位高、持续时间较长的洪峰过程,菏泽临黄大堤全部偎水,梁山、郓城河段相继出险,防汛石料告急。东银铁路施工指挥部毅然决定将未及完全校正的50多公里线路投入使用,全力支援抗洪抢险。铁路干部职工冒雨组织装车、调车、编组,谨慎接发列车,满载石料的列车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在短短的20天里就运输防汛石料5800立方米,为黄河抢险提供了石料保障,首次显示了铁路运输在防汛抢险特别是阴雨天气情况下的优势。

1982年8月,花园口发生15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是黄河195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鲁西南沿黄5个修防段急需石料??暴雨的情况下,调车员冒雨作业,巡道员昼夜查巡,司机谨慎驾驶,实现了安全运行。巡道员仝令军几次冒雨拄着棍子步行十几里巡查线路。汛前请了事假的职工,当闻讯黄河发生大洪水时,立即返回单位。铁路局抽调机关18名同志抢修被暴风雨摧倒的通信线杆,大家冒雨浸泡在水里,苦战一天,终于把倾倒的线杆扶正固牢,保证了通信畅通。铁路局上下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短短10天就运送石料6000多立方米,为战胜洪峰和安全度汛提供了石料保障。

为提高铁道线路质量和运输能力,确保安全运营,东银铁路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取得多项技术改进项目,成效明显。

机车单端驾驶改为双端驾驶。1978年开始使用的ny380内燃机车为单端驾驶,逆行时司机瞭望困难,影响行车安全。从1980年开始,机辆段与修配厂密切配合,生产科派员参加,通过外出学习和集体攻关,逐步将14台内燃机车全部改为双端驾驶,大大改善了机务人员的驾驶条件,明显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

道岔、桥闸、道口木枕改用混凝土枕。1975~1980年铺轨时,车站内道岔、桥闸、道口处均使用木枕,由于铁道线路在黄河大堤一侧,道床排水不畅,几年后木枕开始腐烂,影响行车安全。从1980年开始,技术人员设计制作混凝土枕替换木枕,至1983年底,全部更换完毕,共更换道岔枕89组,桥闸枕2567根,道口枕3732根。该项目获黄委1982年度技术改进成果五等奖。

更换24公斤每米钢轨。为解决铁路重车单向运行造成的钢轨爬行问题,1983年4月,铁路局组织梁山、鄄城、菏泽、东明4个中心站工务人员和修配厂、机辆段部分职工,对梁山中心站路段14.5公里线路进行改造,重新设计制作混凝土轨枕,用24公斤每米钢轨更换当初铺设的15公斤每米和18公斤每米钢轨。1985年和1986年又先后更换了梁山和鄄城中心站路段21公里钢轨。改造后的路段,线路质量明显提高,钢轨爬行问题基本得到控制。

东银铁路从1976年开始运营,到1995年拆除,共运输黄河防汛和工程建设石料93万立方米,运输石子、石灰等13万立方米,为治黄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平湖银山一带石料大量运出,振兴了地方经济。东银铁路沿线县、乡政府和群众,至今仍没有忘记这条铁路。


三、铁路转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民治黄已近半个世纪,随着“宽河固堤”治河方略的实施,两岸控导、护滩工程对“滚河”起了很大作用,下游河势已相对稳定。尤其是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下游防御标准由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黄河防汛石料需求量逐年减少,1990年以后,鲁西南河段石料需求量骤减,东银铁路轨道和机车车辆也已老化,继续维持运营面临很多困难。经山东黄河河务局、黄委和水利部多次考察论证,于1994年底决定东银铁路停运,尽快拆除并转产。

1995年初,经山东黄河河务局批准,由东银铁路局独立承担铁路拆轨任务,自上而下,随拆随运。组建了170人的专业拆轨队,下设3个分队。3月9日召开拆轨施工动员大会。拆轨队员们纷纷表示,继续发扬黄河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怕艰辛,克服一切困难,像当年参加铁路建设一样,按时完成施工任务。整个拆轨施工历时4个多月。拆轨现场热火朝天,劳动竞赛的流动红旗迎风飘扬,劳动号子声此起彼伏。队员身着迷彩服,手握扳手、撬杠,挥舞镐头,士气高涨。特别是6月份以后,天气炎热,钢轨热得烫人,施工队员个个汗流浃背。7月20日,东银铁路始发站银山车站终端最后一根钢轨被拆下,铁路全线拆除完毕。当时,山东黄河河务局办公室主任司毅民(现任山东黄河河务局纪检组组长)在《黄河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扒路军”在行动》的通讯,描写了东银铁路拆除施工的情景,格外引人注意。

根据上级考察论证,东银铁路局于1994年底开始筹建山东黄河水泥厂。1996年3月,山东黄河河务局报请黄委批准,将黄河东银铁路局改建为山东黄河建筑材料局;4月,将原东银铁路局部分职工就近分流安置到菏泽、聊城黄河河务局和东平湖管理局;6月,山东黄河东平石料收购站划归黄河建材局,负责山东黄河上游治黄石料的采购供应。1997年9月,山东黄河水泥厂点火试产,次年7月正式投产,生产“鲁黄”牌水泥。水泥产销量由生产初期的每年3万多吨,逐步提高到16万吨,“鲁黄”牌水泥成为鲁西南一带知名建材产品,水泥销售旺季经常供不应求。后来根据国家水泥产业政策,水泥厂于2006年11月关停。

黄河东银铁路存在的时间不算长,但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工程规模、建设和运营管理难度以及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黄河铁路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载山东治黄史册。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