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岭考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10-1-12 来源:本站原创

金线岭考

丁永林

东平湖一带地质结构上位于鲁中隆断区和徐州凹陷区的交接地带,受不同方向应力影响,产生了较大断裂带,纵横裂隙也较发育,是黄河与汶、泗河冲积平原相接的带状洼地,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集之所,由于各山溪河流尾闾作用和长期行河泥沙淤积以及地表径流的侵蚀,致使大量泥沙不断堆积,最后形成高低交错、岗洼相间的特殊地貌。近代地方史志资料中记载的“金线岭”,就是对这一带比较有代表性的垄岗高地的形象称谓。

《郓城县旧志》和《梁山县志》、《梁山县地名志》中的“金线岭”,在今梁山县境内,是一条近于东西走向的带状高地,位于马营、王府集乡南部,拳铺、徐集、韩岗镇北部,长约32公里,平均宽度2.8公里,海拔在40~42米,比邻近地面高出1~2米。历史上这是一条为时不长的黄河河道,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故改道后形成一条带状高地。

黄河在决口泛滥时,细颗粒泥沙往往被带往远方,粗颗粒泥沙则几乎全部沉积在河床上,因此金线岭上全是浅黄色的富含石英碎屑的砂土。在梁山泊形成最大水面时,它也未被淹没,断续出现在大水中,早晨或傍晚,金线岭上的石英碎屑砂粒,在阳光的斜射下闪闪发亮,犹如一条金线,故名“金线岭”。

金线岭横亘东西,高低不齐,隐隐若虹。上多植官柳,垂条如线,“秋雯晓烟,尤有异色”,故“线柳秋烟”被列为地方名胜之一。清人陈良谟曾有描述“线柳秋烟”的诗云:

岭因金柳得芳名,

柳到秋来景倍清。

烟销垂柳千万缕,

清风摇曳画难成。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农民起义,曾以梁山泊作根据地,纵横几百里,威震朝野,在金线岭上留有不少遗迹。梁山东南11公里处的徐集镇蔡家林村,地处金线岭上,村西有一片高地,传说宋江起义军水师鏖战凯旋,常在此处晾晒盔甲,故名“晒甲林”。后称为“蔡家林”,简称蔡林。村西曾有“歇马亭”,现已不存。梁山南11公里处现拳铺镇拳铺村,亦位于金线岭上,传为宋江起义军靠船码头,故称为“船住堡”,后称“船堡”,又演变为“权铺”,清末改为“拳铺”,《水浒传》中所描写“朱贵酒店”即在此处。当时投奔梁山的各方义士,常以此处为落脚点,由朱贵派船接送,渡水泊,上梁山,引荐加入义军。《水浒传》中著名的“金沙滩”也是在这里。

清咸丰五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由于大清河原河道“深阔均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大水,业已漫溢”,梁山、东平一带遂成为黄河自然滞洪区。金线岭由于地势高,自然成为黄水南侵的天然屏障。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地方政府(当时属于平原省)为防止滞洪面积扩大,沿金线岭高地修筑了黄河防洪第二道防线,名为“金线岭堤”。该堤起自梁山县的侯道沟村和郓城县的黄垓村之间处南金堤(障东堤)向东经倪楼,越过宋金河到鲍垓,经蔡林、许寺在王堤口对岸以南与运堤相连,全长41公里(实测42.5公里),东段为南旺县,中段为梁山县,西段为郓城县。

据黄委1950年9月调查,金线岭堤当时堤宽3米,高出1949年洪水位1米,临坡1∶2,背坡1∶3。1950年冬又补缺加固,如蔡林附近一段是1950年用冻土筑成的,堤高2.5~3米,顶宽4米。1951年和1952年又对重点堤段进行了补修加固,加修至堤高超过1949年洪水位2米,顶宽4米。1954~1957年第二次复堤再次加高,顶宽帮至5米,超出设计洪水位1.5米。

1958年修建东平湖水库,司垓以东改建为水库围堤,司垓以西的金线岭堤废弃,被沿堤建设用土开采殆尽,景观不再。

另外,在今东平湖新湖区内,历史上也曾有被称为“金线岭”的呈南北走向的带状高地。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河南省原武决口,元会通河被淤而漕运中断,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新疏浚运河时,运道自袁口以北东移,利用此“金线岭”高地修筑为运河西堤,至“金线岭”北端(即后来的安山镇附近)向西北经戴庙、十里堡、沙湾接旧河。

上述南北走向的“金线岭”,清人蒋作锦曾做过考证,其《东原考古录》说:“安民亭东二十里为金线岭,东距州城二十里,汶水故道,旧于长口穿岭而过,岭由金山发脉,南逾安山镇而脉显现,又南至长中口而脉渐大,横三五里,长阜跃舞,盘踞济动,历数郡县,因岭势蜿蜒绵长若线故名,本古岭也,长口左右,线痕贴地,汶由此注安民亭,顺轨西趋,无碍水流,自须昌城沦于河,岭表黄溜涨天因受河淤,继长增高,汶被岭阻,改流向北,时至此始,或谓金线非古岭,宋时黄淤结成,总之济不入汶,端由此岭以示于此。”

此“金线岭”早被人们遗忘,加之史料缺乏,已很难说清。地方史志资料中记载的金线岭一般专指梁山南部东西走向的垄岗高地。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