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纵横的文化沃野
尤宝良
在鲁西南大地上,群山丛中,静卧着一泓碧波万顷的湖面。烟波浩渺,山清水秀,水鸟翱翔,荷芡铺绿。它西枕黄河,东连汶水,京杭大运河贯通其间。“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青山碧水充盈着灵气,浩浩大泊荡漾着神奇。
是《尚书》里的大野泽,是《水浒》里的梁山泊。
这就是东平湖。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黄河下游重要的蓄滞洪工程。
东平湖沧桑
东平湖是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八百里梁山泊的遗存水域。《水浒传》以北宋时期的梁山泊为背景,生动地描写了宋江等108位英雄的传奇故事。书中第11回写道:“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
宋人韩琦《过梁山泊》诗云:“巨泽渺无际,斋船度日撑。渔人骇铙吹,水鸟背旗旌。蒲密遮如港,山遥势似彭。不知莲芰里,白昼苦蚊虻。”诗中的“巨泽”指的便是梁山泊。梁山泊古名大野泽,大野泽亦称巨野泽,形成于远古时代,以古济水、汶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尚书·禹贡》记载:“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左传》载,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于大野”。《尔雅·释地》载:“国有十薮,鲁有大野。”把大野泽列为全国十大湖泊之一。《史记·彭越列传》说:“彭越常在巨野泽为群盗。”唐代李吉甫编著的《六和郡县志》记载:“大野泽在巨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按此说,今日的梁山、东平、嘉祥、汶上、郓城、巨野、济宁一带都是大野泽的波及之地。据史书记载,大野泽曾屡遭黄河决溢。早在西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巨野泽”,时间长达23年之久。在五代以后的决溢中,于滑、澶、濮、魏等州河段南决,一般都要沿济水、濮水故道流入巨野泽,历史上明确记载的重大决溢如:五代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等,河皆决入巨野泽,溢于淮泗或由大清河(古济水)入海。这一时期大野泽不断得到黄河决溢补给大量的水源,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大野泽发生不断向北推移的变化,到五代后期形成以梁山为主要标志的积水湖泊。《辞海》梁山泊条释:“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元代于钦《齐乘》说:“大野泽即梁山泊也。梁山泊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东平州西南五十里,东接汶上县。汶水西南流,与济水汇于山之东北,回合而成泺。”这就是《水浒传》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梁山泊。
梁山泊形成后,仍不断受到黄河的浸淤。至金,黄河改道南行,以致济水湮没,梁山泊渐涸为平地,安置屯田。元末一度又为黄河决入,成为大泊,不久又干涸。明代梁山泊完全失去黄河水补给,大面积涸退,其余流被分离成南北两个湖泊:北湖因紧靠梁山境内的安民山,故称安山湖;南湖因在南旺境内,故称南旺湖。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在疏浚黄河故道、会通河和兴筑大汶河戴村坝分水小汶河入运的同时,为蓄水济运,设置了安山、南旺、马场、昭阳湖为四大“水柜”,先后修筑了安山湖、南旺湖围堤。后由于会通河的开挖,运河航线东移于南旺湖中,使南旺湖遂分为三:运河以西仍为南旺湖,运河东汶水南为蜀山湖,运河东汶水北为马踏湖,再加上梁山以北的安山湖、济宁毗邻的马场湖,这就是近代历史上所谓的“北五湖”。靳辅《治河方略》载:“安山湖在东平州西十五里,绕安民山下,旧制周围一百余里。自明中叶,许民佃种,百里湖区,尽为麦田。然低洼之区周三十八里,湖形尚存。”由此看出,明清朝代,由于水源补给不足,又加黄河多年淤积,梁山泊已退缩为局部洼地积水的小湖泊。梁山以北由于部分汶水和坡水补给,仅在安山一带洼地蓄水成湖。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夺大清河入海,从而抬高了原汇入安山一带洼地河流的尾闾水位,使安山湖向北大为扩展,并与黄河连通,黄河涨水便自然流入湖泊以及洼地。东平旧志载:“自清咸丰己卯河决兰封,灌入县境,安民山屹立洪波中,水涨则流入县境,水过沙填,诸水尾闾,俱被顶托,旁溢四出,纵横数十里,民田汇为巨泽,患且无已。”由于淹没地区都属东平县,民国年间始有东平湖之称。
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开花园口大堤,黄河改道入淮,东平湖水源随之中断,湖底干涸成田。1947年,花园口决口堵复,黄河归故道入海,东平湖重又蓄水。马踏、马场、蜀山、南旺四湖随着黄河改道淤积和梁济运河的开挖,先后废水为耕。至此,沧海桑田,800里梁山泊大都已被堙泯于地下,唯东平湖这片仅存的水域,尚依稀能映出它昔日的容颜。
历代统治者对东平湖除为满足漕运需要,疏通运河,修筑运堤外,基本上未进行其他治理。东平湖区的洪涝灾害著称于世,曾给湖区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东平州,十年九不收”的歌谣,凄凄惨惨地吟唱了千载。
人民治黄初期,东平湖仍然通过清河门和十里堡以下山口与黄河连通,滩地和山口间有群众自发修筑的低矮民埝,湖区内老运河两岸修有堤防。1948年、1949年黄河洪水均倒灌入湖。由于东平湖自然滞蓄减轻了黄河洪水对下游堤防的威胁,1950年7月,黄河防总确定东平湖为黄河滞洪区,修复了旧临黄堤、运河堤和金线岭堤,扩大了滞蓄能力,缩小了湖区淹没范围。1958年黄河大水之后,为了防御黄河更大洪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滞洪区的基础上修建了东平湖水库,1963年又在老运河河堤的基础上修筑了二级湖堤,将水库分为新、老湖分级运用。在沿湖堤防上先后修建了10余座大_Toc233031040">
黄河东去
万里黄河进入山东省,流经东平湖西北部,由垦利注入渤海。山东黄河河道上宽下窄,堤距在位山以上较宽,东明最宽处20公里,位山以下较窄,有的不足1公里,如东阿艾山一带仅三四百米,这种情势极不利于排除洪水。东平湖正处于位山以上黄河河道由宽变窄的过渡段上,所以东平湖一带易受洪水侵袭。黄河的经过给东平湖的演变带来极大影响,是东平湖沧桑变迁的重要原因。
东平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众说纷纭。地壳变动和河流泥沙堆积的混合作用与黄河历史上不断决口、泛滥、改道、泥沙淤积、水源补给难以分开。东平湖地区地质构造上正位于鲁中隆断区与徐州凹陷带的交界处,由于受不同方向的应力作用,因而产生了较大断裂带,纵横裂隙也较发达。同时,又是黄河与汶、泗河冲积平原相连的带状洼地,自然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集的地带。故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和汶、泗等著名河流均汇集和流经这一带洼地。
黄河历史上在这一带变迁,由于受到鲁中山区隆起阻挡的影响,不是南走淮泗入黄海,就是北夺漯济入渤海。东平湖一带因而形成四周较高、中间较低的洼地。因地质构造形成的洼地,又由于河流堆积形成了湖盆。根据水文学的观点,洼地上降水、上游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的水量,大于蒸发、渗漏损失和流出的水量,或基本达到平衡时,就会形成一般常见的湖泊。
东平湖一带洼地正是由于不断得到山溪河流特别是黄河水的补给而形成了湖泊。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兰阳铜瓦厢决口后,“统计漫水分三股行走,均汇至张秋穿运”。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这是黄河回归东流的开始,也是近代东平湖形成的决定因素。
黄河改走现行河道后,提高了原汇入这一带洼地的河流的尾闾水位,如汶河下游大清河、小清河,以及宋金河、流畅河、大运河等,致使广大干涸的土地又满溢成巨泽。在原梁山泊东北部大清河、小清河、龙拱河、大运河等两岸一带洼地,水源补给增大,排泄困难,造成新的积水区,这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平湖老湖区。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堵口问题上犹豫不决,致使黄河洪水在鲁西地区漫流20多年,最后合并汇于大清河入海。北五湖一带洼地又一次较长时间受到黄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影响,“湖淤益高,百里沮洳,变为膏壤”。这说明,没有1855年黄河改道,横截汶河入海流路,就不可能形成东平湖。据记载,原大清河是一条窄深的地下河,一般“冬春水涸尚深二三丈,岸高水面又二三丈”,“历城以下河低岸高,水由地中而行,苟非异常盛涨,足资容纳”。说明它的排水能力基本能满足东平湖一带的排洪需要,一般是不会使洼地常年积水成湖的。
黄河下游不断的演变,使某些地区发展成湖泊,这些湖泊随着黄河变迁不断发展变化,最后又趋向于消失。如《水经注》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湖泊坡塘大小有130多个,未记入的小湖泊自然还有很多,2000年来这些湖泊大多已经淤废。由于古代东平湖一带湖泊水源补给除山溪河流外,主要依靠较长期地得到黄河水的不断补给,而黄河流路位置和水源补给情况,又不断使湖区范围大小发生变化。从古巨野泽、梁山泊到今日东平湖,随着这一带洼地积水成湖的中心位置的变化,人们给了它比较恰当的且有代表性的名称,因此可以肯定,东平湖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黄河历史的变迁而形成和发展的。
汶水汤汤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那么,是哪一条大川,引起了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感叹呢?2500年前,孔子诞生在山东曲阜的一个小山村,他周游列国,“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前面的那条河流,是他不能不跨越的大川。千百年来,这条河日夜流淌,从远古流到今天,从泰山山脉流入东平湖,又从东平湖汇入黄河,流向大海。它的名字就叫大汶河。
从孔子时代再往前推2500年,当人类还处于新石器时期,汶河边就活动着一支人类的祖先,他们用泰山石打造石斧、石锛,他们用汶河的泥土捏制陶器,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捕鱼、猎兽,汶河因此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后人以河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
悠悠汶河水,数千年来为文人墨客咏唱不绝。《诗经·齐风》中有“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赤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俪俪。鲁道有荡,齐子游遨”的佳句。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姚鼐《登泰山记》中描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我国东西流向的大型河流多为由西向东,这是一般的自然现象。不过,大汶河流域地势东高西低,东宽西窄,呈扇形分布,在泰山之阳形成汶河倒流的奇观。登上巍峨峻拔的泰山,放眼南望,汶河像一条银白的带子,随风轻轻地抖动,熠熠发光。黎明、夕阳之时,满天的云霞染透了清亮的河水,汶河又像一条绚丽的彩虹沉降于大地之上,辉煌壮美。
汶河又名汶水,齐鲁名川之一。发源于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大小940条支流,自东向西,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干流长200余公里,东平湖区以上流域面积873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49亿立方米,是山东自然风光秀丽、降水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是山东黄河最大的支流,东平湖积水的主要来源地。
根据《水经注》记载:“济水……东入巨野泽,又北经梁山东,又东北至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今小安山南何官屯附近),汶河从东北来注之。”可见,古汶水历史上即是济水的一大支流。由于受黄河不断决溢改道和东平湖自然变迁,以及人为的开发治理影响,汶水入东平湖一带洼地交汇处的河道也在不断变化。据清代东平人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载:“东平为四汶分流之区,左二汶入茂都淀(即今蜀山湖、南旺湖一带),右二汶西至安民亭入于济。”“至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汶被河淤,禹迹渐堙……汶乃环绕城右夺漆沟下游入济。”1855年黄河夺清入海后,大汶河渐成目前形势。1958年东平湖水库修建后,汶水漫过戴村坝由大清河入东平湖,经陈山口、清河口出湖闸泄入黄河。
运河古今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历史上曾是南北运输的主要通道。大运河与东平湖,自元代开挖会通河迄今,关系密切。
元时北方经济薄弱,京师所需粮饷全靠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淮供给,加之战争所需,粮食运输量很大。元初运路是由江淮溯黄河西上,至河南封丘中滦镇上岸,改由陆运至淇门入御河,船载至天津再转运大都。这样辗转运输,水陆交替,反复装卸,十分不便,效率很低。因此,于东部平原,开凿卫河(今御河)以南到汶、泗河的南北水道,以利漕运,便成为元政府的当务之急。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兵部尚书李奥鲁赤主持,引汶、泗水自任城(今济宁)开济州河,北至须城(今东平)安民山,长150里,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竣工。这条运河开成后,江南粮船可直接涉江入淮,经泗水达济宁,再经过新开的济州运河,到东平转入济水(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到天津,经通惠河达北京。与元初的水陆联运粮道相比,不但大大缩短了路程,而且也无陆运之苦了。3年后,因大清河入海口沙壅,漕运转海运受阻,又只好从东阿(今东阿镇)舍舟陆运,经200余里抵临清入御河,再复水运至北京。
自东阿至临清这条陆运线路,虽然比东线、西线都要顺直,但仍免不了反复装卸,且途径茌平洼地,夏秋霖潦,路途艰险。据《济宁直隶州志·河渠志》载,这二百五十里陆运,共设置八个递运所,每所用民工三千人,牛车二百辆,民不胜重负。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平章政事桑哥根据漕运副使马之贞的计划奏称:“安山至临清,为渠二百六十五里,若开浚之,为工三百万,当用钞三万锭,米四万石,盐五万斤。其陆运夫万三千户复罢为民,其赋入及刍粟之估为钞二万八千锭,费略相当,然渠成亦万世之利。请以今冬备粮费,来春浚之。”元世祖准旨。次年正月兴工,征丁夫三万,由断事官忙速儿、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尚书李处巽和马之贞等主持,至六月告成,共用工二百五十一万。功成后,张孔孙等奏:“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元世祖忽必烈亲自赐名为“会通河”。这条新挖的运河,从须城安山的西南起,过寿张东北经东昌(今聊城)至临清御河,全长二百五十余里。其长度虽远不足京杭大运河长度的十分之一,但这一段运道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却远比其他河段复杂,据《元史·河渠志》载,会通河“建闸三十有一,度高低分远弥,以节蓄泄”,是我国人工运河中较早以多级船闸调节运河水深的运道,因而有“闸河”之称。元人杨文郁《开会通河功成碑》记载了会通河开始放水通舟时的情景:“决汶流以趋之,滔滔汩汩,倾注顺通,如复故道,舟楫连樯而下,起堰闸以节蓄泄,定堤防以备荡激。”
元代会通河通航了102年。明初建都金陵(今南京),“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道近而易”,北方运道的作用有所降低。据《行水金鉴》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漫入东平之安山淤安山湖,元会通河亦淤,久不治”。明成祖时迁都北京,大规模的南粮北运又成为中心议题。永乐初年的运道,据《明史·河渠志》载:“一仍由海,而一则浮淮入河,至阳武,陆挽七百里抵卫辉,浮于卫。”重现元初海陆兼运、水陆联运的局面,因“海运多险,陆挽亦艰”,改建会通河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呼声甚高。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济宁同知潘叔正上书朝廷,陈述复开会通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命工部尚书宋礼征集十六万民夫,疏浚自济宁北到临清385里元代运道。同时,为了避黄行运,将汶上袁口以北元代运道东徙20里开新河,至寿张沙湾接旧河。
元代开济州河和会通河,引汶绝济,并未慎审地势,济宁两侧北高南下,南水有余,而北水常不足。宋礼在巡视中发现从“南旺视济宁地与太白楼岑齐”,经过调查研究,他采纳了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由济宁分水改南旺分水,在东平州东南六十里筑戴村坝,引汶水南流至南旺分注南北漕河,恰当地利用了地形,解决了运河翻越脊地的水源问题,并且设立沿运“水柜”,扩建闸涵。同时利用鲁中山地诸泉补给水源,明初有百余泉源,以后又逐年增加,故明代又称会通河为“泉河”。诸泉会四水(汶、洸、泗、沂),运道畅通,载重八百石的漕船畅行无阻,每年从江南运往北方的粮食达四百万石以上。这次疏浚,工程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是空前的,使会通河进入了全盛时期。运河疏浚以后,将元代先后开挖的济州河、会通河及济宁以南至徐州一段运河统名为会通河。
会通河经明代修浚,通航了400余年。自清代后期始,漕运日渐衰落。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自利津入海,济宁以北会通河大遭破坏。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山东运河漕运完全废弃。
东平湖区域内运河是古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河段,是会通河的一段,长40多公里。元代开挖会通河时,自任城(今济宁)经开河、袁口西北,由安民山西南经寿张城(今寿张集)东,又西北经沙湾达张秋。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原武黑洋山,水漫安山,元时运道被淤。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开会通河时,“乃由袁口北运道东迁,循金线岭东,又北经靳口、安山镇、戴庙,西北达于张秋。自张秋南至袁口新开运道一百二十余里,西距元寿张最远旧运道三十余里”。故东平湖范围内明清时代运河已非元时旧运道。
明代会通河水源短缺。为防止黄水再犯会通河、阻7处口门,并在北岸修建太行堤。但也??水成为本段运河的主要水源,通过小汶河输汶河水到/span>,北流渐微,水流大部到临清段阻漕最为严重。1855年黄河改走新道冲决运河后,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漕运被迫停止。《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第一届报告》称:到民国初年,“安山以北自戴庙闸上至十里堡闸下,运河受黄淤已如平陆不能行水”,“十里堡闸下至袁口闸上运河长29公里,受淤极重,非盛涨不能通舟,且遏汶水不使北行,尽归南下”。但因“安山、靳口之间东无堤防,横漫入坡即土山洼(商民小船)出运入黄,往来舟楫遂成交通之水渠,土人呼之曰坡河”,即现在老湖区湖心航道。
1958年修建东平湖水库围坝,将原运河在汶上张坝口处截断,在东平湖围坝外新开挖了黄河以南至南四湖段运河,因该段运河处于梁山与济宁之间,故称梁济运河。1963年修复二级湖堤时,又在安山镇与刘口之间堵塞。原湖区内运河老河道和两岸堤防遂废。1970年在国那里修建了引黄闸。1989年9月区划调整,梁山县划归济宁市,对梁济运河按新标准重新疏浚,黄河之水从此可通过梁济运河流入南四湖。
河湖交汇浸润的厚重文化
东平湖自古就是众多河流的汇聚之地。纵横的水脉是大自然给予这片水域的厚爱,是历史留下的遗迹。
东平湖这个名字是新生的,但这片水域是古老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有着深不可测的内涵。它的沧桑巨变由两个力量主宰:一是大自然的力量,主要是黄河的自然变迁;二是人类的力量,即人类对河流、湖泊的治理改造。
东平湖横跨两大流域:新湖区为淮河流域,老湖区为黄河流域。因此这里是黄、淮两大流域的分界线,也是两大流域的交叉点。一湖分属两大流域,这在我国实属罕见。
黄河塑造了东平湖,是东平湖的生命之源,也孕育了东平湖灿烂的文化。文化的踪迹在东平湖的附近随处可见。西北部黄河蜿蜒如带,群山峰峦叠嶂,环抱着泱泱湖水。这里青山环绕,烟波浩渺,水势汩汩,帆影幢幢,渔歌阵阵,风光旖旎,古有“小洞庭”之称,历代不少文人墨客在此逗留,游览小憩,并留下赞美的诗句。与湖畔山水相连的腊山、昆山、司里山等诸景点,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东部山区丘陵与泰山山系相衔接,是齐鲁文化中心,故名胜古迹分布较广,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摩崖等人文景观。南部是因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而闻名于世的“水泊梁山”景区,包括梁山诸峰、龟山、凤凰山,以及与传说中宋江聚义有关的遗址、遗迹等景观景点。
东平湖古老而又神秘,那烟波浩渺的湖水仿佛有着看不透、想不尽的奥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把东平湖称为“蓼儿洼”,文人墨客把东平湖誉为“小洞庭”。历史上,东平湖连接南北大运河,曾是商贸和交通重地,于是湖岸东平州的繁荣昌盛给历史文明点燃一束灯辉。东平城为国、为郡、为路、为府、为州,曾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文化和文人也有了萌发的土地。地灵孕育人杰,“建安七子”之一的刘祯,北宋父子状元梁灏、梁固,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乙,南宋画家梁楷,元代戏剧家高文秀,农学家王祯,都相继在东平湖畔这片沃土上出生成长。然而,东平湖东纳汶水,西连黄河,形成的自然滞洪区又必然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湖泊。“东平州,十年九不收,收一收,吃九州”的民谣分明唱着她的富庶和贫瘠。八百里梁山泊滋生出那些妇孺皆知的绿林好汉,湖水把他们泡大,苦水伴他们成长。东平湖畔的劳苦大众总把土生土长的隋唐英雄程咬金、梁山泊“阮氏兄弟”视为豪杰偶像而引以为荣,奉为星辰。年复一年,英豪们的传奇在湖畔的说书人口中绘声绘色,贫穷和落后也伴着说书人走江湖的一只破船依旧漂泊。数百年来,风光秀丽的东平湖百里堤岸,装饰着一个穷苦的世界。1958年,国家把东平湖作为黄河的滞洪水库,承担保护下游城市、油田和人民安全重任,东平湖区近30万百姓毅然服从政府号召,离开故土。后几经搬迁,村子挪了,房子没了,土地少了,湖水夏涨春落,这里却贫穷依旧,落后依旧。湖区百姓在贫困中默默承受着伟大的责任和义务。“宁可湖区苦千万,不让下游不安全”。生长在苦水里的东平湖百姓的善良像湖水一样清秀,胸怀像湖域一样宽阔。
湖畔黄昏,站在大堤上凝望那浩渺的湖水,湖光山色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逊色,更没有因为湖区的贫困和落后而改变。她的千古风姿依存,她的万般秀丽依在,而青山叠翠、碧波千顷、千帆扬风、渔歌唱晚的画卷里又增添了威武的雄姿。你看那蜿蜒数百里的大堤,青石护坡,披甲戴盔,像一条静卧在水泊周围的巨形大蟒,雄奇壮观。更有那一座座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水闸,铁臂铁门,钢骨钢架,或列阵于巍巍青山之下,或高耸于茫茫水泊之滨,镇大泊,锁黄龙,气壮山河。这一切,都仿佛在印证东平湖历史的沧桑,让人们感悟到东平湖的真谛、东平湖的内蕴、东平湖的真实!
悠悠五千年,古黄河和今黄河的文化与文明,有史可鉴,盘古至今,作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与文明的标识,突显着华夏古国的悠久与璀璨。黄河历史上不管是行北还是走南,都对东平湖格外“青睐”,有着说不尽的渊源。传说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把全国的地域按行政区域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而治水重点地区则在兖州,东平湖大部区域古时就属于兖州。禹利用疏导的方法,开掘九州的大河通海,疏浚沟渠通川,历时13年,水落土出。由此可见,在历史上东平湖一带就是治水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济水古称济渎,是分泄黄河水的主要河道,为古代“江、淮、河、济”四渎之一。济水在东周分泄黄河水于河南省鸿沟,东流至原武分为南济和北济两支,同属大野泽。济水出大野泽后,东北流经郓城至安山,会东北来之汶水,汇入大清河(济水下流)。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北徙夺大清河入海,即为今天的黄河。东平湖汇集济、汶,接纳黄河之水,不仅造就了湖泊,而且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标识。
流经东平湖一带的河流,如黄河、汶水、古济水等,都是中国最古老的自然水系。人类在这一带治水的历史悠久,积聚了丰富的治水经验,留下了众多的水工程,水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前面已经说明,黄河对东平湖的演变和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母亲河桀骜不驯的性格,在给她的儿女带来数不清的灾难的同时,也无私地养育了她的儿孙,而且更多的是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烙印,这烙印早已融入一代代子孙的生命中。运河的开通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东平湖水文化的内涵,而且大大提升了水文化的价值,这是人类的进步!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东平湖,取得了巨大成就。东平湖数千年逆来顺受、每每受灾的历史终于结束。不仅自身得以完善,成为山东大地上秀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而且担负起了确保黄河、汶河安全的重任,这是历史赋予这片古老水域的光荣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倾注了几代黄河治理者的睿智,凝聚了无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治水思想和治水艺术将为后人铭记、效法,并不断发扬光大。??遗产,对人们又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借鉴和陶冶作用。
黄河文化在东平湖多姿多彩的水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 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水痕”,给了我们无??们伴着黄河的涛声,轻轻掀开被历史洪水浸泡的纸页,去探寻那深深积淀的瑰宝吧!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