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东平湖老口门
张吉勇
东平湖为古济水、汶水的交汇洼地,自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流路后,又成为黄河的自然滞洪区,与黄河、汶河相通。在黄河与东平湖之间,由当地群众自发修建的一些低矮民堰,一遇洪水就漫溢决口,形成多处自然进洪口门,造成了湖河不分的局面。这些分洪口门为调蓄黄、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堤防安全发挥了一定作用,也为后来建设东平湖分泄洪闸提供了决策依据。
1949年汛期,黄河花园口发生12300立方米每秒洪水,水位超过1937年洪水位1~1.5米,黄水到达东平湖,先是由清河门、荫柳棵一带倒灌入湖。9月16日,大陆庄民堰决口,黄水直泄东平湖,淹及东平、汶上、梁山、南旺等县。东平湖这次自然滞洪对下游防洪的作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1949年明确了东平湖为黄河滞洪区。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关于预防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中,确定在东平湖区修筑滞洪工程。修建西起南金堤东至运西堤42公里的金线岭堤,并堵复运西堤;新修了运东堤(今张坝口)至李庄15公里新堤,培修李庄至马口一段8公里的小清河西堤,合称新临黄堤;堵复旧临黄堤和运东堤缺口并全部修复使其相连接。在旧临黄堤上设置黑虎庙分洪口门(140米),控制分洪入东平第二滞洪区;在运西堤上设置二道坡口门(700米),控制分洪入梁山第二滞洪区。滞洪区总面积达到943平方公里,自然调蓄能力达35亿立方米,形成了东平湖分级运用的格局。其主要运用方案根据黄、汶河洪水大小和过程情况,为减少洪水淹没损失,采取三级运用,老湖区是第一级,东平滞洪区是第二级,梁山滞洪区是第三级。各滞洪区运用采取临时有序破除分洪口门进行控制。
1954年,山东黄河河务局编制的《东平湖滞洪区加强堤防(草案)》中,为防止山口大量进水,将大陆庄民堰延长至斑鸠店,并使之加高帮宽,使黄河洪水只从大清河口门倒灌入湖。
1954年8月13日,黄、汶洪水并涨,山东省防汛指挥部决定在黑虎庙分洪口门爆破向东平第二滞洪区分洪,淹没土地12.5万亩,倒塌房屋2.24万间,受灾人口近3万,局部作出了牺牲,确保了东平湖周边地区的安全。
1956年,黄河防总对东平湖以往运用方案和超标准洪水运用作出具体规定,并设定大陆庄、清河口、侯家寺、朱庄等处为分洪口门,一旦黄河发生特大洪水,即可按照规定程序爆破分洪口门,进行有序分洪。
1957年7月19日,汶河临汶站发生618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泽水文站实测流量5700立方米每秒,7月20日黄河高村站发生124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在这种黄、汶洪水严重遭遇的情况下,汶河洪水下泄受阻,大清河水位上涨,造成北堤马口、辛庄等处漫溢决口,稻屯洼被迫蓄洪。洪水过后,为确保大清河南堤安全,上级确定在北堤马口(桩号2+370~2+419)设置预留分洪口门,当汶河出现较大洪水威胁南堤安全时,临时爆破马口,向稻屯洼分洪。此运用方案一直延续了30多年,后来在大清河南北堤加高和二级湖堤加高、加固,提高了老湖运用能力的情况下,稻屯洼不再作为滞洪区运用,马口爆破口门也随之废除。
1958年修建东平湖水库工程,使滞洪区面积减少了311平方公里,调蓄能力由35亿立方米提高至40亿立方米。1959~1960年完成了东平湖临黄山口围堤的修复,相继修建了徐庄、耿山口、十里堡进湖闸和陈山口出湖闸,至此初步实现了分洪口门和泄洪口门的有序控制,东平湖成为名副其实的“洪水招待所”,黄河洪水可以有控制地进出东平湖。在东平湖水库建成以后,二道坡、黑虎庙仍作为老湖区向新湖区分洪的临时爆破口门。
1966年为增大东平湖水库分泄洪能力,增建了石洼大型进湖闸单独向新湖分洪,修建了清河门出湖闸,1967年又增建了林辛进湖闸。至此大陆庄、清河口、侯家寺等分洪口门被进出湖闸所代替。朱庄分洪口门也随着柳长河、码头、司垓泄水闸和梁济运河的建设而被取消。
2003年,拆除了二级湖堤上的八里湾老引水闸,新修建了八里湾泄洪闸,解决了东平湖二级运用调蓄控制问题,实现了老湖向新湖区泄洪的有序控制运用,不再爆破二道坡、黑虎庙分洪口门。八里湾闸建成后,二级湖堤上的二道坡、黑虎庙分洪口门亦同时废除。至此,东平湖堤防上的在册临时分泄洪口门全部消失,只有金山坝生产堤上的行洪口门尚须临时破除。
60多年来,东平湖区分泄洪口门走过了从自然形成到有序控制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东平湖分滞洪工程的不断完善,众多老口门有的被分泄洪闸所代替,有的被堵复不再使用而消失。但这些曾经为东平湖防洪运用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口门的名称,却深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