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滩区高台民居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2-8-23 来源:本站原创

黄河下游滩区为所居民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生存的食物和世代居住的场所,成为黄河下游滩区民众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和精神家园。曾经肆虐的黄河、狂暴的洪水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产生活,人们在长期与黄河的较量与适应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高台民居。

首先是村落的选址。住在台房的居民根据水勢就下之特征,效仿古人择高而居,选择滩区内地势较高,离堤坝距离近,河流弯道内侧滩地,作为村落的首要选址。从房屋建筑形式上看,“台子房”,是黄河下游滩区民众用来防水的最普遍、最实用的民居建筑形式。

为确保房屋躲过洪水危害,民众利用了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土。在盖房之前先耗费巨大精力和财力垫起梯形高土台,然后再在高台之上建房造屋。土台高出地面少则3至5米,高者可达8至9米,筑高土台的过程在当地通称为“垫房台”或“垫台子”。

“房台”有一户一台,各家独立形成一个独立的活动空同,叫“避水台”。在规模较小的村落,邻里关系密切和谐的住户也共用一台,称“连水台”。早年间,黄河下游滩区民居所筑房台以“避水台”居多,如今政府倡导、投资淤筑房台,整个村子基本连为一体,像在黄河滩区自然隆起的一片高地。

早年间村民构筑房台,惯用三种方法压实“房台”。一是用土石夯砸实。土石夯就是用一个打场用的石碾子,用铁丝捆在一长三短的木条上,底部系上绳索。几个人合力抬起士石夯,一下下排着,把高台层层夯实,因此高昂的打夯号子响亮、高亢、欢乐、明快;二是用牛等大牲口踩实;还可以用手压井等方式取地水把“房台”灌实。

围绕“垫房台”还形成了诸多相关的风俗。滨州一带黄河滩区村庄,盛行男孩一出生后就着手“垫房台”的习俗。有时间就垫一层土,然后停一段时间,还可借雨水浇灌自然淤实。经过一段时间再垫一层,垫垫停停,儿子长大,“房台”也就筑好了。

黄河下游滩区的居民建房多就地取材,以黄土为主要材料。土台上的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以青砖为墙基,在屋角及房梁下面垒砖柱子,搭起房屋框架,墙体用土坯填充。这样构造的优势在于,房屋一经水淹泡,仍能保全建筑主体,便于洪水过后,重建家园。

还有一种更简易的营造方法,只有两山墙以土坯填充,前后墙壁则以秫秸或玉米秸扎成篱笆,外抹厚泥。洪水泛滥时,土坯易被洪水冲垮,篱笆墙更易随水漂走,有效减弱了水流对屋体的冲击,四个砖垛支撑的屋顶却能保留下来。洪峰来时,人们还可以登上屋顶,以避水难。大水过后,还有原来的屋架,加上篱笆墙即可,大大节省了重建费用。此种营造,以退为进,以疏为堵,凝聚了滩区居民的世代智慧。

高台上面建起房子,台上也就自然成了院落,一般不需要再修院墙,只用树枝或庄稼秸秆扎成栅栏,俗称“薄障子”,再用几块木棒(板)捆扎一个木门,在栅栏豁口的两边分别立上两个木桩,简易大门也就做成了。台基四周呈梯形坡面,前面留有上下台的斜坡道,为了方便农用车的上下,一般不设台阶。另外三面遍植各种杂树灌木,既防水冲又挡沙尘,既营造了小小的生态环境,又为新的盖房垒墙提供木材原料。

坐落于村边的住户,更喜在高台外围遍植乔木,防止大水冲击“房台”,出现“落河”。鲁北平原上,独黄河滩区村落大都隐现于浓郁的树林中,形成黄河滩区的一道亮丽风景,彰显着自己的出与众不同。为防止暴雨对台子的冲刷,人们在台子四周修有排水的“流子”。一到雨季,各家屋顶上流下的雨水沿高台四周的“流子”而下,流入台下的街道。村中沟式街道也就变成了排水沟渠,有利把雨水导出村外,另一方面若黄河水漫上来,还可行洪。

黄河滩区内的居民随时随地提防洪水的到来,房屋的建造和居住习俗,都呈简化的趋势。从院落布局来看,很少见到比较正规四合院,多是一正房配一两间偏房。正房俗称“北屋”,偏房叫“西屋”或“东屋”。与北屋相对的位置,很少建有房屋。北屋一般不作间隔,即使有间隔,也多用芦苇和秫秸结成的“箔子”。“北屋”如由多间构成,还分“大北屋”、“小北屋”和“里间。“大北屋”为客厅,间隔的都分为“里间”,作为卧室。“北屋”的其余部分称“小北屋”,单设一门。“大北屋”靠北墙处用砖垒成两柱子,搭一块木制条几,紧靠条几冲门放置一张八仙桌,桌子两侧各摆上一把圈椅子,这就是典型的客斤摆设。逢年过节、迎宾送客、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和仪式多在此举行。偏房或放牲口,或作厨房。滨州ー带厨房为“伙屋”。各种牲口和家畜多拴在树桩上,家禽则在草垛或树丛中安家,没有什么专门的牛棚圈舍,外乡人对此多很好奇。

残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台房建筑类型和居住形式。长期以来,房屋的高矮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成了财富的一种象征,于是千方百计地加高自家的房台,以显示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

高台式建筑在史料中也有记载,最早发现于山东龙山文化。在日照东海峪发掘的高台式建筑遗址,均排列有序,长方形土台呈漫坡状以利排水,台面分层夯实,墙基四角用石块加固,室内地面坚硬,顶部为两面坡式,这也许是黄河下游滩区内民间建筑的根源所在。

居住在黄河下游滩区高台房内的民众,世世代代依赖黄河生存,早已摸透了洪水的习性,遇到洪水时,不像堤外人那样视洪水为猛兽,在洪水面前能泰然处之。防御洪水成为他们生活的第一主题,根据水势就下的特征,效仿古人择高而居之经验,通过修筑高于地面的避水房台、村台来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在成功保护自己生活家园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独特的民居文化。

《滨州黄河大事记》记载:1973年10月24日  黄委颁发黄河下游滩区修建避水台初步方案,要求河南、山东两省于今冬明春安排劳力,完成滩区避水台工程,保障滩区人民生命安全。避水台高程超过1958年实际洪水位2.0~2.5米,每人按3平方米修建。惠民地区沿黄有关县自春季开始,以自力更生,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办法,积极修建滩区避水台工程。全区共需修筑避水台243个,做土方136.4万立方米。(刘策源)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