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这里入海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2-10-8 来源:本站原创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一、黄龙化河的传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和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在这条大河的怀抱中繁衍生息,以河为利,与水搏斗,与大河一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人们把黄河称做母亲河,比喻为黄龙,把中华民族叫做龙的传人。关于黄河的起源,有许多的神话传说,都和黄龙有关,和大禹治水有关。中华民族的历史,与黄河已经密不可分,融为一体。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下一片浑浊,地上雾气蒙蒙,到处野草丛生,那时还没有黄河。后来人们懂得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种植五谷杂粮,大地上才有了生气。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东海龙王听说人们日子过得很舒服,心中嫉妒,就施展淫威,一连三年不行云播雨,使大地大旱,五谷颗粒不收,许多人被旱魔夺去生命。这时天上有条黄龙,千年修炼成正果,身躯可长可短,长达万里,短若毛虫;既柔且刚,柔时弯曲绵软,刚时挺如铁棒。它黄角、黄鳞、黄爪、黄尾,或在天空飞行,或在地上跑动,闪出一道黄色光芒。黄龙禀性侠义,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天,黄龙在九霄之上,腾云驾雾,一览地上胜景。他见中原大地赤地千里,人们怨声载道,恨骂苍天不降甘霖,残害百姓,气愤不过,径直到东海龙宫责问龙王。东海龙王不但不理会,还嘲弄黄龙:“有本事自己去降雨,让老百姓给你烧香磕头。”黄龙气红了眼,“呼”地跃出东海,来到中原大地上空,使出浑身解数,行云降雨,暴雨倾盆而落。黄龙降雨,惹怒了东海龙王。他立刻上天,奏报黄龙多管闲事,越权行雨。玉皇大帝以黄龙违抗天命,要把黄龙贬入民间当牛做马。幸亏太上老君出面讲情,说黄龙降雨是替天行道,一番好意,玉皇大帝才答应只收去黄龙头上的黄风珠,使黄龙失去了腾云驾雾的本领,用铁索捆绑,押在瑶池内不准乱动。玉皇大帝捉拿了黄龙,黄龙招来的大雨没人管理,地上洪水滔天,人民再一次遭了灾,怨声直达天庭。东海龙王幸灾乐祸,把罪过都推到黄龙身上。黄龙不服,趁看守他的天兵熟睡的时候撑断了铁索,爬出瑶池,一头扑下来,落在了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崇山峻岭之中。黄龙不忿东海龙王诬告,决心奔向东海,找东海龙王报仇雪恨。这时多次帮助过他的太上老君又来到他面前,告诉他愿意帮助他到东海找龙王,但要黄龙在到东海的路上顺便帮助地上的人群开一条大河宣泄洪水。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黄龙在山脚下休息了几天,便顽强地向东方前进。一路上,他一边与玉皇大帝派来捉拿他的天兵天将血战,一边按照太上老君的指点,机动灵活,出其不意,趁其不备,见山就拐,遇阵就绕,迂回前进,绕过了积石山,从岷山脚下来个大转弯,向北跑去。后来这里就被叫做黄河第一曲。黄龙跑过岷山北边的大草原,又向东钻入深山中,穿过龙羊峡、公伯峡、刘家峡,被玉皇大帝派下的天神布下皋兰山挡住。他不敢恋战,变成一条小蛇,转身向北拱进贺兰山,沿着贺兰山匆匆而行。为躲避天神阻拦,他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憋足了劲儿向前闯。他忘了疲劳,忘了吃喝,日夜兼程,越跑越勇,越跑越快。黄龙向北跑了数百里,阴山挡住了去路。他想,不能再向北了,这样会离东海愈来愈远。再说,他虽鼓着气没日没夜地奔跑,可气力渐渐不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为了尽快赶到东海,在阴山脚下,他又转了个弯,向东奔去。黄龙刚走不远,太上老君又降落在他的面前。太上老君问黄龙:“你气力如何?”“头重尾轻,筋疲力尽。”“向东是一溜大山,即使没有天神阻挡,也叫你够呛,不如就从此拐弯向南,那里全是黄土,行走、拱河十分省力;再者你造河时可把黄土冲卷进水里,带到东海,淤平龙宫,闷死龙王,为民除害。”黄龙按照太上老君的指点,在阴山东头拐弯向南。他披星戴月,餐风饮露,用尽平生力气,卷走黄土,要一举填平东海,报仇雪恨。黄龙闯过龙门天险,到了潼关。向南是中条山,无路可走,黄龙又调头向东。东边是中原大地,一马平川,没有山峦峰谷。奉命捉拿黄龙的天神暗自惊慌,黄龙一旦到了平原,临近东海,便再无拦阻捉拿的时机了。因此,天神便布下三门大阵,请来数百名天兵天将,将黄龙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黄龙知道,这是决定胜负的最后拼杀。尽管一路劳累,早已气喘吁吁,但他还是振作精神,力战群敌。怎奈寡不敌众,身上多处受伤。众天兵天将摇旗呐喊,里外呼应,慢慢缩小包围圈,眼看就可擒住黄龙了。黄龙在重围中岌岌可危,心中无限惆怅,无限遗恨,看来一切努力都将会前功尽弃,去东海无望。这时人们已经知道中原洪水不是黄龙的过错。又听说黄龙要去东海找龙王报仇,历尽千难万险想造一条大河,为民造福,都十分同情和支持他。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成群结队去请求大禹设法救援黄龙。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力开三门,给黄龙打开一条向东的出路。黄龙悲喜交集,情不自禁地鼓足劲儿,不顾浑身是伤,冲过三门,跳出重围。当黄龙历尽艰辛来到海边时,已奄奄一息。黄龙无力再去和东海龙王拼搏斗胜,只想遵照太上老君指点,舍生取义,为民造河。他用尽最后一点气力,施展法术,将自己的身体无限地伸长、伸长……黄龙的头伏在东海边,身子沿着他西来东海走过的路向后延伸,弯弯曲曲,绵绵软软,高高低低,从头看不到尾,顷刻已是近万里。此时,只听黄龙惊天动地一声吼,他的身躯化为大河,河水滔滔,奔腾不息,直泻东海。人们都说这条河是黄龙变的,就把这条河叫做“黄河”。玉皇大帝把没拦住黄龙的天神统统贬下凡,让他们长年累月住在原来布阵设防的地方。天神们眼睁睁地看着黄河水向东流淌。这样,就传下了“黄河九曲十八弯,弯弯有神仙”的说法。据说,黄龙化成黄河后,并没有完全死去。隔一段时间,他还要喘口气,想翻翻身,动弹动弹,只是身躯太长动不得,使他怒不可遏。黄龙一发怒,黄河不是发水就是决口,给人们带来无限灾难。尽管黄河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中华民族仍然念念不忘黄龙的情谊,照旧称黄河为母亲,说自己是黄河孕育的儿女。


神话是一个民族远古的历史记忆。黄龙化河等传说虽然是神话,但却与自然发展的历史惊人地相似。据现代地理学考证,黄河是一条非常年轻的河流,它的发育、生成时间与中华民族的孕育基本同步。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而这一段时间,也是现代人类活动在黄河流域的肇始。据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距今10000~7000年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距今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二、远古河口今何在

作为一条举世闻名的大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一路走来,跃下青藏高原,穿过深山峡谷,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冲过下游大平原,一直奔向大海。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下游河道经常迁徙,其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千米。据文献资料,从先秦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93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26次。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大徙”。河道变迁,入海口也就随之改变。因此,要寻找黄河曾经的入海口,就必须从河道变迁说起。


传说中的黄河入海口:烈山

最早的黄河入海口还能找到吗?


在安徽淮北市有一座小山,海拔仅182米,南北长400余米,山体从中间裂开,因名烈山。山不大,却非常有名气。现在这里离黄海海边还有几百千米,却是传说中黄河最早的入海处。


烈山有诗曰:


上古黄河入海处,“益焚沼泽”在烈山。


历史文献有记载,八千年前东海沿。


劈山一条大裂谷,熊熊地火燃半天。


史前一座烈女庙,青史留名芳万年。


烈山以山形大裂而名,以盛产煤炭而名,更因炎帝的名字“烈山氏”而名。她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上古舜时代。传说远古时期烈山煤气瓦斯外溢,遇雷电起火,夏季火势最旺。春秋《列国志》载:“大禹治水,烈山焚泽。”“焚”是烧,“泽”是汪洋,即烈山之火日夜在汪洋大海中燃烧,可见当时这一带曾是黄海的海岸线。直至现在,烈山大裂谷中仍可见火烧岩石的痕迹。




最早的黄河入海口:天津

传说毕竟是传说,那么,真正有史可考的黄河最早的入海口在哪里呢?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被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12.5千米,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2.5千米,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10千米。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犹如一把折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黄河故道,是《尚书·禹贡》中记载的禹河故道,也就是“禹贡大河”。《尚书·禹贡·导水》中记述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从上游积石山到孟津一段,因黄河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河道与现行黄河没有大的变化。“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这大体描述了当时的线路,虽然遗漏了当时大量湖泊、湿地情况及其重要作用,对海域的进退也无记载,但可以确定,黄河有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入海口应该就在今天的天津附近。


除《尚书》中记载的禹贡大河外,见诸于先秦文献的还有一条“山经大河”,即《山海经》中描述的黄河。不过由于《山海经》本身的神话特性,这条流路往往被世人忽视。近年来,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虽然两部经书所记载的大河故道下游略有不同,但入海处都在今天津一带,可见天津为有记载的古代最早的入海口是非常确定的。这也被地质学家所认同。按现代地质学者的勘探分析,全新世中后期后的尧舜时期和大禹治水后的“禹河故道”,基本上全线都位居大地构造的上升与下降区的过渡地带、凸起与凹陷的地带。从这类构造过渡部位的地质营力考虑,水流应是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并有地壳差异运动参与的侧向侵蚀、冲蚀作用。孟津以下,有大伾山等一系列残丘高阜控制了禹河的基本流向,东进后有泰山及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作为正面的屏障而分流,然后只能东北折向华北的湖盆地带。在此之前的大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那时的华北平原基本是大片沼泽,河水进入后基本是漫流,没有成型的河槽。而大量湖泊湿地足以容纳挟带下泄的堆积物,因此流路不会有大的变化。从今河南地区禹河故道地下覆盖的厚度看,主要是河流堆积层,这充分证明了禹河的存在。


在今天的天津沿海一带,分布着几条海生贝壳富集而生成的天然贝壳堤,这就是黄河多次在这里入海而留下的足迹。


三次河徙:河口由天津逐步南移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或者黄骅一带)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这是黄河入海河道南移的开始。从此以后黄河再也没有回到过更北的地区。


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中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加剧,对黄河的干预增强,开始出现堤防,黄河逐步变为“地上河”,见诸于记载的决口改道也越来越多。在古籍中多次记载有“洛绝”、“淇绝于旧卫”、“偿绝于梁”、“河绝于扈”等,可见河道变动之频繁。“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这是贾让治河三策中的阐述。“近起战国”,如“远”起就该上溯到春秋以前了。


秦汉时期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黄河开始频繁决溢。自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河决酸枣县以后,连年决口,公元前138年平原漫溢、顿丘改道;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在濮阳瓠子决口改道;瓠子堵复后,接着又北决于馆陶,分流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入渤海;公元39年屯氏河淤垫,又在清河鸣犊口决口,两川分流变为一条,后因承受不了又分南北各支,几年以后又合流经过济南、千乘入海。


瓠子决口史书中记载不多,但在治黄史上却非常重要。据《史记》记载,“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久不复塞也”,这也是黄河漫溢淮河的开始。连续的决口改道,使当时的统治阶层对黄河的威力、危害和特性认识得更加深入,对水利和治黄的研究、讨论也更深广,达到较高的水平。瓠子决口后,汉武帝当即命大臣汲黯和郑当时主持堵口,但因水势凶猛,堵而复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再次组织堵口并亲临指挥,并为此创作了著名的《瓠子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也亲身经历了瓠子堵口,深深为黄河决口造成的巨大灾害和人民与黄河洪水搏斗的勇气所震撼,感受到了水之利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他在《史记》中叙述瓠子堵复后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洪水在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故道自今河南濮阳东北流经山东聊城、茌平南,折北经禹城西,又东北经利津入海。这是历史上黄河第一次来到现行河道附近入海,从此开始了塑造古代黄河三角洲的历程。东汉大河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又相对有所减弱。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条大河稳定了800多年,河道长期基本不变。自唐末至宋初,决口次数很多,但形成大改道的皆不久即塞,决后不塞的只是小改道。较重要的有两次:一为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在海口附近改道经山东滨县(今滨州市)西北入海;一为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在今河南濮阳横陇埽决口,东北至今惠民、滨州市一带入海,史称横陇河。


到北宋初期,黄河开始不断决口,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六月,黄河第三次大徙,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决口,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断流。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河道逐步南移,入海口也由天津、沧州移到千乘、利津。在今无棣北部一带海岸,也分布着两道贝壳堤,西至漳卫新河,东至套尔河,长76千米。经14C测定,其形成年代在2500~1100年之前,正是黄河多次在此漫流入海的时期。黄河第一次从利津(包括滨州)一带入海,历时长达1000多年。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填海造陆,形成了古代黄河三角洲。


第四次河徙:夺淮入海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决堤阻遏南下的金兵,溃水向东流经豫、鲁之间,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注入泗水,再“自泗入淮”。以后金世宗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五月,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六月,“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今山东菏泽)城,分流于单州(今山东单县)之境”,从曹、单南下徐、邳,合泗入淮。但当时宋代的“北流”故道未断,黄河仍处于南北分流的局面。


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光禄村,此为黄河第四次大徙。据胡渭的记述,“是岁河徙自阳武而东,历延津、封丘、长垣、兰阳、东明、曹州、濮州、郓城、范县诸州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泊,分为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东平历东阿、平阴、长清、齐河、历城、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会通河自东平历汶上、嘉祥、济宁,合泗水,至清河县入淮者是也”。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水势,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及至“金明昌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黄河从此告别北方故道和渤海出口而东南流入泗、淮长达600多年。到明万历初,潘季驯治河功成,尽断旁出诸道,把金元以来黄河东出徐州由泗夺淮的主流固定下来,成为下游唯一的河道。自此黄河下游决口河道摆动范围从太行山以东,泰山丘陵区以北而转变为摆动于伏牛山、大别山以东,泰山丘陵区以南,决口点略往西移而流向日趋东南。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明政府为了保持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派副都御史刘大夏筑塞黄陵冈、荆隆等口7处,并于北岸筑长堤,起胙城,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单诸县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名“太行堤”。复筑荆隆等口新堤,起北岸祥符于家店,历铜瓦厢、陈桥,抵仪封东北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使黄河河道由兰阳、考城,经归德、徐州、宿迂,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北流于是永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胡渭因而将它视为黄河史上的第五次大徙。


淮河原本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至云梯关入海。黄河夺淮入海后,在其后700多年的时间里,挟带1万多亿吨泥沙的黄水,将苏北淮阴以下入海河道夷为平地,逼淮从洪泽湖南决入江,淮河的无数支流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使鲁南的沂、沐、泗河不能入淮,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黄河改道北流后,巨量泥沙淤积在河道,留下了从兰考经徐州、淮阴到云梯关入海口的一条高出地面10余米的黄河故道,将原本统一的淮河水系划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黄河夺淮造成的淮河环境的变迁,成了世界河道史上罕见的变化最激烈的河道之一。


黄河夺淮入海始,其河口位于今响水县黄圩乡云梯村。由于黄河所挟带泥沙全部由云梯关出海,海岸迅速扩展,至清康熙年间海口已下移50余华里,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时,云梯关已距海一百四五十华里了。今天云梯村境内,还有一块巨碑,上刻四个隶书大字:“古云梯关”。这就是黄河夺淮入海口“云梯关”遗址。


延伸阅读:

天津贝壳堤——黄河入海的见证

在今天的天津沿海一带,有几条海生贝壳富集而生成的天然贝壳堤,当地称“蛤蜊堤”“沙岭子”,现发现明显的有3条,大致沿渤海湾西岸分布。自东而西,第一堤北起高上堡,向南经蔡家堡、驴驹河、高沙岭、马棚口至歧口与第二堤会合。第二堤分布于白沙岭、军粮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贾家堡、狼坨子一带。第三堤经小王庄、张贵庄、巨葛庄、沙井子、西刘官庄等处。贝壳堤是开阔的海岸带海浪活动的产物。海水的强烈潮汐作用,对海滩产生剧烈的冲刷扰动,掀起滩底的泥沙和贝类残骸:涨潮时,海水把它们向海岸边携运,达到高潮线;落潮时,海水退去,这些贝壳便滞留在海边上。天长日久,这些贝壳和泥沙不断积多,便成了贝壳堤。如果河口处有大量泥沙不断淤积,便会使海岸线逐渐向远离陆地的方向迁移,于是形成新的冲积地带,使原来形成的贝壳堤遗留在陆上。由此可见,贝壳滩脊海岸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粉沙淤泥岸、相对海水侵蚀背景和丰富的贝壳物源。历史上,黄河曾长时期周而复始地在渤海湾南岸、西岸迁徙,在此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淤泥质海岸。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变得清澈,种类繁多的海洋软体动物不断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贝壳物源。最重要的是海浪潮汐运动,以侵蚀为主,将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随着贝壳的逐年累积??回迁,贝壳堤及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生长而停止贝壳堤则远离海岸,或弃于陆上或埋于地下。因此,由于黄河的来回迁徙,海岸线走走停停,淤泥与贝壳堤交互更替,在渤海湾南岸、西岸形成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从这个意义上说,贝壳堤无疑是天津滨海平原成陆的历史足迹。而这个填海造陆的巨人,便是黄河。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天津滨海平原上的贝壳堤与古黄河3次从这里入海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每两条贝壳堤之间的陆地,当时都是处于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商周时期的黄河,造成了张贵庄至军粮城之间的陆地;宋代的黄河,造成了军粮城至大沽口之间的陆地;张贵庄西的陆地,应是商周以前形成的。然而,怎样确定贝壳堤形成的年代呢?由于贝壳堤在成陆后处于高势,又能储存一定的淡水,故往往首先被迁徙者选定为居住地,形成村落,会给历史留下一定的遗迹,因而通过古墓葬、文物等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亦可大体上明了。例如,通过对张贵庄和巨葛庄战国墓葬遗址的发掘,出土了铁制农具和铜剑,还发现了筒瓦、板瓦、瓦当等。由此推断,当时这里已有村落,贝壳堤的形成当在2500年前。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14C同位素测定法测定了贝壳堤的绝对年代:天津滨海的第一条贝壳堤,形成于约700年前;第二条贝壳堤,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第三条贝壳堤,形成时间距今已约3500年了,相当于殷商时期。因此,虽然历史变迁,桑海沧田,古代的黄河入海口已经难觅踪迹,但河口淤积延伸造就的天然贝壳堤仍然给我们揭示了河口变迁的秘密。


延伸阅读:

云梯关——黄河夺淮入海口

云梯关位于今响水县黄圩乡云梯村境内。据《阜宁县志》记载,“北宋元以前,北沙即为海口,自黄河夺淮合流入海,淤沙渐涨,有土套十余,形若云梯,故以名云梯关”。在明代它曾是苏北海防重地,筑土城5座,设置大河卫,驻兵防守。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和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倭寇曾两次入侵云梯关,均被当地军民击败。至清中叶以后,由于河口迅速延伸,这里离海已有百里,故不再置军戍守,仅存“云梯关”之名了。为了存其遗迹,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01年)在这里立一块石碑,隶书阴刻“古云梯关”四字。因云梯关是河防重地,自黄河夺淮后,黄淮合流,屡有决堤泛滥之灾,朝廷的河防官吏,如河道总督等,常来云梯关勘察,或驻此督导河防工程,这里也就逐步增建许多可观的官衙殿阁。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河督张鹏翮为镇水患,奏请在云梯关敕建禹王庙,正殿供禹王像,有“法海津梁”匾额,为名臣于成龙手书。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江督高晋增建后殿,专祝禹王,乾隆帝赐“利导东渐”匾额。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河决二套(俗称“倒大通口”),次年套口合龙,朝野称庆,嘉庆帝又赐“朝宗普庆”匾额。两代皇帝御匾,使云梯关名扬天下。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正月,两江总督左宗棠勘察淮河故道时,专程到云梯关看了禹王庙,并拨款重修。清道光初年,南河总督完颜伟在禹王庙正殿后建“平成台”,台为等边八角形,又名“八角亭”“望海楼”。完颜伟之孙完颜麟庆复督南河时,为平成台题了一副楹联:与水不争能,力尽八年惟注海;升堂思肯构,目穷千里更登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也曾有“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诗句。


云梯关也是海运门户。元代以淮河运输漕粮,常有庞大船队,由云梯关出入海口。明清之际,此处是苏、鲁、辽民间海运要道,往来商船均由此出入。黄河复归故道后,云梯关逐渐名匿声销,其建筑逐渐破损,抗日战争时全部被毁,仅存“古云梯关”四字巨碑。1987年,响水县人民政府在云梯关原址建立护碑亭,“古云梯关”石碑历经沧桑,依然苍劲挺立。为发展旅游,今天响水县人民政府正在复建禹王庙。


小资料:

王景治河

王景(约公元25年~约公元85年),中国东汉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县西南)人。生于乐浪邯县(在今朝鲜境),卒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青年时好学,擅长天文、数学,多技能。明帝永平时(公元58~70年)与王吴共修浚仪渠(汴渠在今开封的一段),创用“墕流法”成功。这时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已数十年,冲毁了汴渠引水口门,和黄河混流,向东淹今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召见他,征求治水意见,他提出自己的规划。这年夏天动员兵卒数十万人,由他和王吴主持修治黄河和汴渠。修黄河堤自荥阳(在今郑州北)至千乘海口(在今利津县境)共1000余里。他们的工作包括勘测地形、开凿山丘、挖除河道中的石滩、裁弯取直、防护险要堤段、疏浚淤积,以及“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第二年夏天完工。功成后恢复西汉管理制度,设置河防官吏。由于治河有功,他接连三次升官至侍御史,后任河堤谒者、徐州刺史、庐江太守。在庐江郡(今安徽长江以北西半部)他修复古芍陂所灌稻田,教百姓使用牛耕和养蚕,境内因而富庶。后死于庐江任内。他的治河事迹,现存记载太简略。“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后人解释不一。有人认为是黄河堤上立门,有人认为是汴堤上立门,引浊水放淤等。实际上可能应是修建汴渠引水门,改为多水口引水。他治河后黄河改行新道,900年中未有大改道。其著有《大衍玄基》等,已佚失。


三、黄河在东营入海

复来利津入海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时属兰阳,今已坍入河中)决口,改道东流,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漫注于封丘、祥符、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复分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迤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流穿运,总归大清河入海”。从此,黄河下游河利津入渤海。改道之初,清政府正面临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军事旁午,无暇顾及河工”,因而在20年间,听任洪水在山东西南泛滥横流,直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始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大清河原是古济水的一条分支,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古漆沟故渎,下游曾称盐河。据《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济水原在郓城分流南北,南济水为南清河,元、明时期称南运河,清咸丰时期称牛头河。北济水为北清河,因汶济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属“济”不属汶。自济水伏流不见以后,大清河所属惟汶水,故沿称大清河。黄河夺大清河入海之前,大清河是一条水深岸阔的地下河,是鲁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在大清河口有著名的铁门关,是重要的盐码头。据利津县志记载,清代前期,大清河从利津铁门关入海,槽宽30余米,槽深20余米,当时最大的船只行于河中,人在岸边平视不见桅杆。大清河入海口铁门关在利津城东北35千米处(现在的汀罗镇前关村),曾是明清两代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几百年前曾驰名省内外。


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河水在铜瓦厢以下的低洼地带漫流,在张秋穿越运河一带形成大湖,泥沙大量落淤,因而进入大清河的水近乎清水,使大清河河道迅速刷深增宽。“大清河原宽不过十余丈”(《黄河图记》),到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河道已刷宽半里余。冬春水涸时尚深二三丈,岸高水面又二三丈”(李鸿章奏折)。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起,南岸郓城等州县开始修筑民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北金堤的修补工程完成,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铜瓦厢以下到张秋间的南北堤防已初具规模。受它们的约束,进入张秋以下的泥沙逐渐增加,大清河转入回淤抬高阶段。到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两岸高者高水不满四尺,低者仅二三尺”(陈士杰奏折)。随着入海沙量大增,河口的淤积延伸速率也迅速加快。据清《利津县志》,“按大清河由二河盖东行二十余里归海。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旧河门淤,旋于二河盖冲开一口门,长三十余里,名新河门,为入海之道。逮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闰七月淤塞,仍归旧河门入海”,河长比公元1855年延伸20余千米。


现在的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后,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70多年里,河患仍连年不断,从公元1855~1938年,决口达124次,有时向北侵入徒骇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其中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河决荥泽房庄,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决郑州漫及淮河,1933年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内温县至长垣的200多千米内决口52处,都造成极大灾难。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形成经历9年之久的改道。直到1947年3月才堵复决口,恢复了现行的黄河流路。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

黄河两次在利津入海,塑造了广袤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在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崛起了一座年轻的城市——东营。


东营市区域面积8053平方千米,有2500多平方千米为中、新生代断陷——坳陷形成的,属华北地台构造,其中有近70%为黄河淤积造陆退海之地。黄河从东营入海之前,其海岸线西起利津县望参村,经利津城,至东营区史口一线。据出土文物考证,东营市南部的广饶县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利津县望参村1976年出土之陶器窑经鉴定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文物。又据利津县文史资料考证,自现史口向西至现小营(滨州市)附近为一东西长80余里、南北宽20余里的大海湾,漯水经现高青至小营附近入海湾;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蓼城(蓼古读如六,现利津县南宋乡刘城庄附近)由都尉统兵防守,其属地虽小,但实为海湾北岸之重镇。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今河南濮阳境),由平原、济南流向千乘(周、秦至西汉时现东营市辖区的利津县、东营区为千乘郡或千乘国所辖)入海,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变迁,在东营境内行水历时千年,大大拓展了东营版图。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修千里长堤束水,经现滨州市在利津城南入海。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入海河口经200多年的淤积延伸,原蓼城东南伸入西南的大海湾已淤成陆地,出现河口重镇名“甲下邑”(今龙居东北)。魏(三国)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黄河仍在利津城以东甲下邑以北入海。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黄河经滨州绕利津城折向北在现盐窝镇入海,此时海岸线已推移至今富国(沾化县)、盐窝、坨庄、沙营以北一线。至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黄河在现惠民境时有改道,北流至现无棣县入海。此时东营海岸线在今沾化下河,利津虎滩、北岭,垦利寿合(今章丘屋子),沙营以北一线。唐末至北宋中期黄河在惠民县以下河段多次改变入海流路,增加了现无棣、沾化、利津县之版图,孕育了古代黄河三角洲。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今河南濮阳境)大决,改道北流,至明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共446年时间内,黄河在滨州以北入海,入海口离开东营境内。但以下入海,继续扩大东营版图。此时东营海岸线已推移到太平、老爷庙(肖神庙)、建林、永安以北一线,形成了近代黄河三角洲的起点海岸线。


自公元1855年黄河再次从利津入海至今,黄河在以宁海为顶点的三角洲上,实?米,不仅淤出了孤岛、河口、桩西、埕口、孤东等大油田,还在新淤地上新建了新户、二八吕(河口区驻地)、孤岛新镇、东方红、建林、新安、下镇等集镇。20世纪60年代起,这片土地上开发出了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成立了省辖东营市,成为黄河三角洲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延伸阅读:

铁门关与黄河

铁门关,位于东营市利津县城北35千米处的前关村。《利津县志·光绪卷》载:“铁门关在县北七十里丰国镇(现汀河村),金置,明设千户所,以资防御,有土城遗址。”《中国古今大辞典》中说:“铁门关在山东利津县北……形势雄伟。”


1000多年前,黄河在现今的东营地面上刚刚完成了黄河三角洲的雏形,便折头向北,近千年没再光顾这片新淤地。就在这段时间里,另一条大河——大清河沿黄河故道,也可以说是济水故道,在这里行走了962年,并孕育出了一座后来被称做“北海之枢纽,东省之咽喉”的关防要地。周围5华里的土城筑有东西南北4座城门,布满大铁钉的门扇如铜浇铁铸一般,令人望而生畏。久而久之,这座土城便有了“铁门关”的称谓。


据利津赵安亭先生考证,铁门关遗址应有两处,始建于金代(公元1193年)的铁门关在现今利津县北小牟里村东,至明代中后期,因大清河尾闾改道陆续迁至现汀河村东南前关村。两址相距10千米。作为金、元、明、清重要关防,铁门关最繁华的时期是明清两代,为山东省第一座海关。


济水孕育铁门关

济水赴海流,急如离弦矢。


强哉齐桓公,富国从此始。


我来引领望,霁色沧溟里。


一登黄芦台,一想齐管子。


管子不复见,渠展犹在耳。


忆昔图伯时,烟火几千里。


府海饶鱼盐,美利谁与比。


试出铁门关,漉沙留旧址。


表海称雄风,雄风今已矣。


可惜天下才,遗业仅如此。


这是250年前,黄河口诗人李华出东津乘舟过渠展登黄芦台顺流而下访古于铁门关时的咏唱。


济水源于河南太行山南麓,入山东后汇汶水自东北古蒲台县境入于渤海,其入海口在今东营市西城、史口一带。东汉以后因黄河改道,河南境内的济水入黄河,山东境内的菏泽、汶水仍走济水故道入海,唐人改称清河,以别古之济水。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决阳武(今河南中牟、延津),东注梁山泊,水分为二,十之七八由泗水(南清河)入海,十之二三北流走济水故道,谓之北清河。宋室南迁,刘豫称齐(公元1130~1137年),在泺水入济处筑堰分水,堰南为小清河,堰北改北清河为大清河。明刘翊《大清河记略》云:“济清之区有河曰大清,济水渠也,自东阿之张秋东北抵利津丰国盐场达于海。”因而,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大清河又多称济水。


济水出河南入山东汇汶河曲曲折折入于渤海,天然的陆海通道造就了早期的渔盐之利。然而好景不长,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河南濮阳)改道东流,夺济水之路首次在现在的东营市境内入海。在最初的60多年间,黄河流路散漫,无拘无束地在齐鲁大地上横冲直撞。至东汉孝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奉诏治理黄河,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利津地)的黄河大堤,自此后河行新道,相对安澜800多年。这期间,黄河在渤海湾边淤出大片陆地,黄河三角洲雏形显现。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黄河在现今的惠民县境内改道从无棣入海,直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河决铜瓦厢之前,在962年中,黄河时而“朝天子”(北流天津、无棣一带入海),时而“下江南”(南流入淮),东营地区已无黄河。唯有另一条大河沿济水故道,如离弦之箭而来,这就是大清河,继续养育着刚刚成形的黄河三角洲,并孕育出了山东第一座海关—— 铁门关。《武定府志》载:蛎浦朝宗,济水达于千里;铁门锁浪,沧海长于百川。


但黄河又是一条极不安分的河,个别年份在上游决口,便毫无顾忌地夺大清河河道自利津入海,有确切记载的共计10次。如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黄河“决(封丘)荆隆(祥符)朱源寨,直注沙湾、溃运堤,挟汶由大清河入海”(《清史稿·河渠志》)。黄河客串大清河虽促使了铁门关易其址,但对近千年的大清河历史来说,毕竟是短暂?影响到大清河对铁门关这一天然良港的塑造。许多资料显示,大清河道宽不过10余丈,水深3丈有余,水上岸高有3丈多,实际槽深20米之多。在大清河中行船,??而上,则用牛拉牵。大清河形如其名,河水清清,河中多为盐船,又名盐河。到了尾闾入海处,河面陡然宽阔,海潮相涌,波光粼粼,河道东向,因而此处又名朝阳沟。与李华同时代有首咏东津的诗,放在铁门关倒是挺合适:


济流千曲赴东津,万壑朝宗汇海滨。


岸阔潮平飞野骛,帆悬风静照游鳞。


青齐车毂争先渡,吴越艨艘列异珍。


此地由来似都会,千村河润泽斯民。


——刘学渤《东津即事》


大清河水行地中,清澈见底,水流平缓,弯道相连,仅利津城北有10余华里长的一段河道较为顺直。明末清初利津出了一个李神仙,家乡就在这里,因此就有了“十里直河出神仙”之说。明成化年间,有一位来利津任训导的四川人章忠在诗中这样描述大清河边的东津渡口:


津河环带碧流长,舟子清晨渡口忙。


飘渺云边人竟济,汪洋浪里棹轻扬。


寻常荡漾沉波月,来往栖迟向晓霜。


幸际政平方系缆,行人犹似唤渔郎。


往来船只,顺逆交错,大清河入海口更是舟船云集,商旅络绎。大清河内接大运河、会通河,连接内地各省;外连诸海,北达天津、营口,东至朝鲜,南通闽粤,加之丰富的海盐产量,如此战略要地,膏腴之乡,从来为兵家所重,历代统治者焉有不控之理。元明之交,一场为争夺控制黄河三角洲丰富盐产和海运咽喉的激战在铁门关上演,只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百姓或死于战火,或逃往他乡。明初,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黄河口移民,足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


黄河掩埋铁门关

金初,在大清河牡蛎嘴入海口的左岸置丰国镇并屯兵防守,在镇北筑铁门关,以控海滨之险;明初,在此设千户所,用兵千人把守。明隆庆(公元1567年)年间,有位叫甄敬的兵备副使来利津视察防务,时铁门关海防同知署刚刚在牡蛎嘴落成,曰大清河公署。看到这巍峨高大、气势不凡的海防司令部屹立在河旁海边,观渔船往来,看海鸟翱翔,一时诗兴大发:


高栋层轩枕碧流,新城别馆倍清幽。


停骖不厌询田夫,锁印何妨对海鸥。


历历帆樯来远岸,萧萧渔笛下前洲。


吏情兼得江湖兴,拟向沧溟万里游。


——甄敬《大清河公署新成》


看这位巡视官,竟恨不得立即停下公务(锁印),询田问夫,遨游海疆。那时在这偏远地带建这样宏伟的衙门,也是有一定标准的,因为海防同知署的地位类似于现代地市级军分区司令部。明清时代,府一级行政区设知府1员,同知1员。知府为正四品,同知为正五品,知县为正七品。同知是知府的佐官,分驻指定地点,执掌某一方面的事务。大清河同知署亦称武定府海防同知署,设在牡蛎嘴海口,与铁门关毗邻。一个如同现代副专员级的官员在牡蛎嘴设衙办公,足见当时牡蛎嘴海口河运、海运、盐业、渔业、商业之繁荣,人烟之稠密,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这种景象甄敬在其他诗中也有描述,如“潮声夜动千门雪,盐蕊晴开万顷花”“斥地经春无草木,商船入夏足鱼虾”“海错千家供赋役,盐滩五月上官场”……其中,盐蕊指的是盐池中打起的盐堆,海错说的是种类繁多的海味。


借大清河之水脉,铁门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现了都会般的繁华。南来北往的商船载满了异国他乡的奇品异珍,白花花的海盐逆河而上,顺海而出,海运、巡检等各式衙门在河岸矗立,士农工商、达官贵人各色人等云集;茶肆酒馆、店铺商号参差井列于两条大街。


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大清河口附近设仁、义、礼、智、信五大盐坨,产量居山东省十大盐场之首,运盐之船来往于大清河上,位于近海口的铁门关码头,更是海船辐辏,客商云集。据乾隆《四库全书》记载,“大清河口可容船二百余只”,“潮退水深丈余,洋船千石者亦可乘潮来往,容百余艘避飓风,直沽海船多来贩粮,贸易之要地也”。原在牡蛎嘴的武定府海防同知署也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迁建于丰国镇。《利津县志》光绪九年本卷二第10页载:“海防同知署旧在牡蛎嘴,乾隆元年建于丰国镇……”


这样的繁华之地不能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除去早已建成的龙王庙、土地庙、关帝庙外,在明代建立百年时,有一位名叫朱庄的商人提议在铁门关建1座戏台,并率先捐银元1箱,各商号、船商、渔家纷纷响应。石料、木料船装水载来自胶东,木匠、石匠、画匠皆是精工良匠。1年后,铁门关双层戏楼在龙王庙对面竣工,关帝庙和土地庙分列两旁,“三庙一戏楼”组成了一个宽绰的院落。戏楼高13米多,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9米多。下层拱门为南北通道,上层为木板铺成的戏台,楼顶由40多根松木圆柱支撑并涂以金粉,戏台后壁上画有群龙图。铁门关戏楼以其宏伟壮观名噪一时,方圆近千里的戏班子都纷纷前来铁门关演出,鼎盛时每年演出不下200天。一段“铁门关戏楼一船装”的美丽传说,更为铁门关增添了神秘色彩……


李华留诗百年之后,利津四大贤之一的张铨,在公元1855年后曾策马行走在铁门关前。他未曾想到,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才仅仅数年,这曾称雄渤海、奇伟壮观的海防关隘就已显颓势,原来水深岸阔的大清河入海处,如今却是水浅泥深、舟楫难行了。渔民们脸上充满了惊恐,就连那久经风浪、设备精良的外国商船,也赶快趁大风驶入渤海湾。他的《永门竹枝词四十首》中有一首描述了上述情况:黄流直下铁门关,水浅泥深解容颜。一夜洋船大欢喜,惊风收入太平湾。


几年后,丁忧在家继而辞官的张铨始终放心不下铁门关,他数度造访,几番流连。但这次去的是金代所设的铁门关旧址,所见所闻丰国场边问旧营,前朝几度设屯兵。至今明月荒城。——《永门竹枝词四十首》之三十五     


昔日千帆竞发、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渐行渐远,“熬波煮海”“平地起冰山”的盐场日渐凋敝;黄沙、枯树、残月;断垣、颓壁、荒城。唯有夜半涛声中,似乎隐隐传来千军万马的征战之声。


黄河一次次将铁门关淹没,已近暮年(公元1870年左右)的诗人痛心黄河的贪婪,却又深感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年来海若欲东迁,东去潮声向日边。葭浦芦湾三万顷,果然沧海变桑田。


此时的黄河已在此入海近20年,附近淤出了大片大片的沃野良田。


并称四大贤的李佐贤u辞官归里后的第三年(公元1855年),夏历6月19日,黄河在河南铜瓦厢三堡决口,溜分两股至张秋镇汇合,穿运河夺大清河道自利津入海。


一场滂沱大雨过后,李佐贤出利城东门在东津渡看大清河水涨。这也许是他第一次看到黄河入清时,似乎并未意识到灾难已经降临,他用欣赏的心情,描述了黄河再次夺清入海的景况:


银潢倒泻九天上,水深门处屋如舫。


沄河顿作钱塘潮,奇观斗觉心怀放。


涛头遥望奔一线,迅驰风霆疾掣电。


人立苍茫银海眩,力撼城郭摇石堰。


——《雨后观河涨歌》


自那天起,清悠舒缓的大清河就变成“盘涡湍急万马旋,浪花喷涌飞驽箭”的黄河了。在此后的岁月里,黄河连年决溢为害,李佐贤毅然走出书斋,放弃古钱币、金石等学术研究,不辞辛劳义无反顾地协助县令治理黄河数年。而这时的诗作,已对黄河充满了怨恨与无奈:


黄流决,黄流决,建瓴之势直倾泻。


往岁江南今山左(山东),江南修防帑金多。


山左无工呼奈何?


……


河入济,济入海,汤汤汨汨十余载。


昏垫(水灾)不异洪荒时,离居荡析何所之?


……


坍地粮,遍四乡,黄流过处水汤汤。


两岸崩坏如颓墙,须臾千丈万丈长……


黄河初入大清河时,两岸无堤防,河道狭窄,每逢汛期临河两岸粮田大量坍塌,但官府田租照收不误,百姓谓之“坍地粮”,地没了,还要收租,这叫人到哪儿说理去?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在大清河消失后的第33个年头,黄河终将铁门关深深掩埋。700年的风雨铁门关,昔日的辉煌与大气,化作一篇篇传奇,一段段神话,被人们口口相传……



延伸阅读:

济水——被黄河淹没的大河

《春秋列国形势》一图中,有一条发源于河南,穿越山东而入渤海,与黄河大致平行的一条河流,图中标为“济水”。这就是古称“四渎”中的北渎——济。四渎最早的总称出自《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说: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也就是说,济水与长江、黄河和淮河一样,曾经是中国大江大河的代表。然而在今天,长江、黄河、淮河仍然在汹涌奔流,而济水却早已淹没在历史中,很少有人知道了。


作为四渎之一的古济水,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济源就是因济水的源头而得名的。早在上古时期,济水水量丰富,大禹治理天下洪水,疏导九川,济水就为其中之一。《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这里的水即为古济水的源头。


济水是四渎中最奇异的一条大河,时常伏见不测,能穴地伏流,隐见无常,“一出为济源,再出为荥水,三出为山东诸泉水”,留下了三伏三现的神奇佳话。相传,禹疏导济水出王屋山后,济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70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济水出济源后,经过孟县、沁阳、温县、原阳,行程130余里,横贯黄河,又在地下潜行百余里之后,溢出为古代荥泽。荥泽为古老的湖泊,它位于今天郑州市西北一带,大约在东汉时期已经淤塞了。济水经过荥泽后,沿今天的荥阳、封丘、开封、兰考诸县市,行程千里,流入了山东省。在齐鲁大地上,济水经过定陶、菏泽、巨野、济宁,绕梁山再经过东阿、济南、济阳、邹平、博兴等县市,自定陶至入海口。由源头至入海口,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二省,行程2800余里,最后流入渤海。济水流域位于中原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区内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贤相名将、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马懿、李商隐、韩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观济水,留诗作证。相传,在远古时代,黄帝与蚩尤曾在河北作战,因蚩尤能十里吐雾,黄帝打了败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上。黄帝“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于天坛”“王母乃召东海青童君,召九天乃无不克,海内安然”(杜光庭撰《天坛王屋山圣迹叙》)。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黄帝都到天坛上设坛祭天,故名曰天坛山。以后历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坛山设坛祭天。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远,就在地球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可见,济水的荣耀与骄傲,它曾哺育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今天我们从济源、济阳、济南、??煌。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孕育了伟大文明的河流,怎么在后来的历史中杳无踪迹了呢?这还得从济水和黄河的关系说起。济水的发源地在现在的济源市,位置在黄河以北,而它流经的地区则主要在当时的黄河之南。当时的黄河由今天荥阳向东北流去,而济水却由荥阳向东流去。这就出现了一??古代的人们对此作出了种种解释,而且有许多解释近乎神奇。有种说法是“地下伏流说”,认为济水从黄河北岸潜入地下,济水是清的,黄河是浊的,济水从黄河下流过,清水并没有受到浊水的混淆,流过黄河后依然是清的,然后从黄河南岸复出。宋代学者郑樵曰济水“能穴地伏流,隐见无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济水既伏流地中,则发地皆泉,不特历下一处为然。是故一见为济源,再见为荥水,三见为山东诸泉水,而溢为大小清河,其实皆济水”。清代地理学家胡渭对济水的变迁也是持伏流之说,他认为黄河泛滥,泥沙填淤了济水从黄河底下穿过的空窦,地中伏流不能上涌,荥泽无法补水,才干涸了。荥泽存在的年代还可以从《水经》中找到踪迹。《水经》的作者桑钦(也有记载作者为郭璞)是西汉末年人,他在书中也有荥泽的记载。以上各例,足以证明荥泽的淤塞应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


“穴地伏流”甚为神奇。后人考证认为济水入河后应是混流而下。因河水时涨而溢为荥泽,成为济水过黄河后的源头。后因漫溢频繁,黄河泥沙淤塞了荥泽,才使南岸济水失去了源头。


荥泽的淤塞使济水上游失去了一个能起到沉淀泥沙作用的场,对荥泽至巨野泽之间的济水产生了严重影响。这段济水长约400千米,在河南的原阳分为南济和北济两支,最后又汇入巨野泽。据《国都城记》载,东晋大将军桓温,公元369年攻打黄河以北的燕国(今河南浚县)时,曾计划在巨野泽和黄河之间挖一条水路运送粮草。后因人力不足未开通,攻燕之战也因之失利。此后,宋武帝刘裕(公元420~422年在位)伐后秦,才挖通了这条水道。南济和北济都是汇入巨野泽的,刘裕的军队没有溯水西上,而是开挖水路,绕道更远的黄河,说明济水在公元4世纪至5世纪已经断流。需要指出的是,南济和北济断流于东汉初年至两晋时期,是指主河道而言,有些地段的济水消失时间要更晚一些。《水经注》在记述平阴地段的齐长城的段落中有“其水引济故渎尚存”的记载,说明公元5世纪前后济水仍存在着。另据《定陶县志》记载,南北朝时期,济水的漕运功能减弱,开始用车马做运输工具。到隋代时,又利用济水部分残留河道,开挖了运河用于水路交通。直至唐末开挖的五丈河,都是对南济水河道的重新修整利用。五代时又疏导汴水入五丈河,成为京师开封通往东北部的主要水路。宋代又在开封西引金水河东注五丈河。这条河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改为广济河,成为北宋漕运四渠之一。这条水路直至金代才最后堙废。


巨野泽水面广大,南北150千米,东西50余千米。济水入泽后,由于沉淀的作用,水质变得清澈。济水出泽后也不再分南济和北济。因为巨野泽以东的济水支流汶水和泺水等也是清澈的,遂改名为清水。后来,巨野泽也逐渐淤塞了,汶水就成了济水的主流,名称又改为大清河。大清河存在时间很长,直至清代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因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取了大清河的河道,大清河就成了黄河河道的一部分,即现在济南市北约100千米的河道。1952年底,毛泽东主席沿津浦路南下视察,行至济南时,在车上召见了时任济南市委书记谷牧。谷牧汇报完工作后,主席问他:“济南因何而得名?”谷牧答:“因为它在济水之南。”主席又问:“现在为什么不见了?”谷牧一时答不上来。主席说:“济水故道是被黄河夺取了,你回去可查查书。入境问俗,入国问禁,到哪个地方工作,就要了解哪里的情况,包括现在的和历史的。”这个故事说明,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古济水仍被世人乃至伟人所关注。


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战国时期,魏国在以今开封地区为中心修建了鸿沟水系,连通了中原地区黄河、淮河、济水之间的重要水道。到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132年),黄河在山东瓠子堤决口,因堵口失败,在以后的20多年间,再也没有堵塞,从此黄河向东南浩浩荡荡席卷巨野泽,在濮阳西南冲出了一道新河,这便是黄河决断济水的开始。到了王莽时期,荥泽淤塞严重,黄河又多次决口,以瓠子故河为界,在下游泛滥,自由择道入海,导致了河、济分流之处堤岸严重坍塌,黄河、济水、汴水混流,济水的河道被黄河故道所代替,现在黄河下游河道以及小清河,就是原济水故道。济水在东汉就已经名存实亡矣。所以,今天我们只能从《水经注》、《梦溪笔谈》、明代陆弋《济河图论》、清代蒋作锦《济水沿革考》等古籍中见它的踪迹了。


小资料:

东营——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的河口城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全国重点大学——石油大学和济南军区后勤生产基地也坐落于此。


东营市成立于1983年,现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3县,行政区面积8053平方千米,人口180万人。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也有古老的陆地。北部广阔的新淤地以自然资源的富饶而著称,南部则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地,文明史源远流长。


东营市是中国沿海的开放城市,北靠京津塘经济区,东南连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区与沿黄河经济带的交会点。这里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条件良好,自然资源富饶。市内土地总面积1208万亩(1亩=0.067公顷),草场面积240万亩,还有525万亩土地尚待开发。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全市海岸线350千米,滩涂面积180万亩,分别占山东省的1/9和2/3;负1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800平方千米。位于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四、黄河稳流的希望

黄河改道大清河入海后,其“善淤、善决、善徙”的本性并未有改变。夺大清河之初,河道从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之牡蛎嘴入海,此时尚为地下河。到清光绪年间,两岸堤防渐趋完固,进入下游的泥沙渐多,河床迅速淤高。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奏称:“昔之水行??堤外则形如釜底。”由此可知,新河道已成为地上河。到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三月在韩家垣子(利津陈庄)决口改道,此条河道历时34年,实际行水19年(其余年份为上游决溢、改道而河竭,下同),被称为铁门关流路。


黄河在韩家垣子(利津陈庄)决口后,改道东流,经老鸹岭、四段、杨家嘴,由毛丝坨(垦利建林东)以下入海。此为毛丝坨流路,河道历时8年,实际行水5年又10个月。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五月,黄河决北岭子,改道东流,由薄庄南过集贤,转向东南,经左家庄、永安镇、老十五村,由丝网口(今宋坨子)以东、团坨子以北入海。另有一股支汊在乱井子(清河村旧址)西北分流,又在羊栏子与三十八户之间合一。此为丝网口流路,河道历时7年,实际行水5年又9个月。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六月,黄河决薄家庄改道西北流,经青边岭、虎滩嘴、流口、薄家屋子、义和庄入徒骇河下游绛河故道,在太平镇以北老鸹嘴入海。此为徒骇河流路,河道历时13年,实际行水11年。又于1917年农历七月,在太平镇改道东北流,经大洋铺、中和堂,由车子沟入海;另由虎滩嘴东南分出一股支流,经大牟里、小牟里、四扣,在刘家坨子以北的面条沟(今挑河)入海。1925年,又在虎滩嘴分出一股支汊向西北流,经沾化县入无棣县套儿河入海。此次北流入海路线散乱,前后共历时22年,实际行水17年又9个月。


1926年6月,黄河在八里庄以北(吕家洼)决口东北流,经丰国镇(今汀河)北,由刁口河入海,形成旧刁口河流路,历时仅3年。


1929年8月,土匪在纪家庄盗掘堤决,大河东去,流路散乱,先后由南旺河(今支脉河)、丝网口、宋春荣沟、青坨子等海口入海。此为支脉沟流路,历时5年,实际行水3年又4个月。


1934年8月,合龙处(今涯东村附近)决口,河水东向漫流,先由毛丝坨以北老神仙沟入海,后又形成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3股入海形势。193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扒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入淮河故道,山东河竭。1947年3月,花园口堵复,黄河归山东故道,仍循原河道3股入海。此为甜水沟流路,历时19年,实际行水9年又2个月。


1953年7月,小口子裁弯改道,开挖引河,促成神仙沟独流入海,历时10年又5个月。


1964年1月1日,罗家屋子破堤分泄凌洪,由草桥沟、洼拉沟入刁口河漫流归海,终成改道刁口河,行水12年又5个月。


1976年5月,在罗家屋子进行人工截流成功,炸开西河口引河挡水坝,改由清水沟入海,行水至今。


以上叙述看出,自公元1855年至现在,黄河尾闾已经在以垦利为顶点、北起套儿河、南到支脉沟的现代黄河三角洲上先后改道9次,其中公元1889~1953年改道6次,顶点在宁海附近;1953年以后改道3次,顶点在渔洼附近,三角洲面积扩大2600平方千米。从公元1855~1976年,短短百多年间,黄河在东营实际行水不到百年,尾闾竟然改道近10次,黄河入海口变动之剧烈频繁,可见一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成为三角洲地区真实的写照。频繁的决口改道,严重制约了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人民治黄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河口治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建成了河口防洪工程体系。1953年和1964年先后进行了小口子裁弯和罗家屋子分洪人工干预改道;1976年进行了治黄史第一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形成了现在的清水沟流路。随着胜利油田的建设和东营市的成立,河口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油井林立,城镇崛起,客观上已不允许河口经常变迁。为保持河道长期稳定,为黄河三角洲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创造条件,东营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1988~1992年,东营市、胜利油田和黄河河务部门联合,进行了以长期稳定黄河入海流路为目标的河口疏浚治理试验;1996年经国家计委批复,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水利部、山东省3家投资3.64亿元,实施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1996年5月在清8断面附近实施了人工出汊造陆采油工程;1997~1998年、2001~2002年和2004年分3次在河口河段实施了挖河固堤工程;2004年后实施了部分河口治理工程。这些工程措施的实施,使黄河现行入海流路得以较长时间的稳定,改变了河口地区“十年一改道”的不稳定局面,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目前,黄河水利委员会已经会同山东省、东营市制定了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提出了黄河河口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该项规划实施后,通过加强工程治理和有计划地安排人工改汊行河,可以使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保持50年左右时间的相对稳定。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刁口河故道等备用流路行水,可以使黄河入海口长期保持在东营境内,保障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


东营,这个黄河最佳的入海口,有可能成为黄河永远的归宿。


延伸阅读:

神仙沟的传说

相传在上百年以前,由于“黄龙”摆尾,在平坦的沙滩湿地上冲出数条河沟,黄河水从中奔腾入海,神仙沟就是其中一条。有一年春天,渔民们??不见五指。渔民们心惊胆战,不辨方向,突然看见一点点火星在远方飘动。几艘渔船顺星火划去。划呀!划呀!也不知经过了多长时间,只觉得风浪越来越小。忽而星火逝去,渔船只得停下,等到天亮一看,才知道自己的船驶进了一个天然避风港—— 一条河沟内。获救的渔民们想,若不是神仙保佑,怎么会来到这风平浪静的海沟里?于是,给这条河沟起名为神仙沟。


神仙沟周围几十千米都是黄河带来的泥沙淤积的新生地,一直延展到渤海湾。黄河分别从神仙沟和甜水沟、宋春荣沟入海,3条沟之间形成了大小两个孤岛,靠近神仙沟的为大孤岛。起初,大孤岛人迹罕至,珍禽异兽及各种植被物种繁多,芦、荻、苇、柳不胜枚举。到了秋天,白色的??蓬花高高地伸出头来随风摇摆,像是在观望什么,真是一幅天然奇特的图画。从前大孤岛流传着三大奇事,变成顺口溜是:大孤岛,三件奇,棒打兔子瓢舀鱼,野鸟飞到火堆里。


20世纪5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林垦战士开进了这片处女地,在神仙沟旁建立了林场,给这片荒原带来了生机,他们利用神仙沟的水浇地灌溉。经过几年的奋斗,造林10万多亩。1960年3月9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到孤岛林场视察,看到职工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和10万多亩人造林茂密生长的壮观情景,兴奋异常,欣然为林场题名“国营孤岛共青团林场”,并亲笔题词:青年干得欢,大战渤海湾。造成万顷林,木材堆成山。


1960年,渤海农垦局已在大孤岛垦荒造田20多万亩,荒原逐步变成粮仓。神仙沟的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水源。1963年,军马卸下征鞍,奔向大孤岛。从此,军马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新生地上,给荒原增添了一幅别样的风景。这时的大孤岛,一望无边的树林葱茏茂密;绿油油的麦浪碧波荡漾,豆菽飘香;广阔的草原万马奔腾,牛羊肥壮。它不再是沉睡的大孤岛了,初步显示了勃勃生机。


在粮棉丰收、军马嘶鸣的同时,地质勘探的隆隆炮声震撼着神仙沟两岸,唤醒了蕴藏在地下的滚滚油海。1965年,石油工人挺进大孤岛,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为治理神仙沟和油田开发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如今的神仙沟,已经不单是一条蓄水沟,它是集防洪、防潮、排涝、改碱、饮水、水利、景观与生态于一身的综合性绿化带和生态型河岸。在神仙沟的拐弯处,修起了条带式滨海公园和美观、大方、坚固的拱形永和桥,建立了物种繁多的植物园。军马场还建立了集观光、旅游、品尝、采摘于一体的水果生产基地。你看,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水草随波摇曳,鱼儿信游,使人仿佛置身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优美意境。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