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展宽工程的前世今生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10-1-18 来源:本站原创

黄河南展宽工程的前世今生

1963年,五庄决口后的第八年,九二三厂(胜利油田前身)在窄河道南岸的胜坨地区打出了第一口油井。那时中国还戴着“贫油”的帽子。次年,时任石油部部长的余秋里亲自来东营组织会战,向黄河部门提出了确保黄河不决口的要求。怎么确保?遇上非人力能为的凌汛怎么办?对黄河了如指掌、深知凌汛之威的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批示:“保南不保北。”

从那一年起,油田资源开发、黄河三角洲建设与黄河安全紧紧地捆在了一起。

根据钱正英副部长指示,河务部门制订了“确保南岸堤防,北岸临时分洪”的方案。此后每次凌汛,便从工兵部队调集一个连的兵力,预备炸药10吨,一旦形成冰坝,在南岸承受不了的情况下,在利津县五庄村南炸开大堤,向北岸分洪,使黄河自徒骇河河口入海。这是一个不惜利津、沾化、滨县20多万人民财产安全,来确保油田生产的方案。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预演了3年,滨县、利津、沾化等有关村庄还堆筑了避水台。

1968年,黄河北岸又开发出了滨南油田,接着石油部又提出了北岸也要确保的要求。于是,山东河务局提出了在滨南油田东面筑堤束水分洪的意见。

130人的勘察队在利津、滨县、沾化3县开始了艰苦的野外步行勘察。黑窝头老咸菜,“七天一改善,一人一头蒜”,忙活了40多天,制订出了“从五庄开始,顺褚官河西岸,接潮河东岸弃土,到沾化入海”的方案。方案当即被地方领导判了“死刑”:黄河泥沙淤堵了潮河、徒骇河河口,鲁北这么大地区发生内涝时水往哪排?

说得有道理。40多天的勘察成了无效劳动!从头至尾参与这件事、时任勘察队队长的王锡栋忽然灵机一动:凌汛决口,不就是因为麻湾到王庄这段河道窄吗?那展宽不行吗?这一想法化做500字的“黄河南岸展宽”建议,缀在了“五庄分洪方案”后面。

“这是怎么回事?五庄分洪方案,怎么又出了一个南展宽?”领导审阅方案时大惑不解。一旁的同志解释说:“这是王锡栋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惠民修防处。”

就是这个不代表集体的个人想法,在连续3次汇报陈述下,逐步变成了上级领导的决策,成就了后来的南展宽大工程。

1970年,“南展、北分、东大堤”近期河口治理意见确立。一群刚刚走出校门的大中专学生组成了设计小组。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革命热情的鼓动,早上学毛主席语录,晚上批洋奴哲学,白天进行艰苦的社经调查和勘测设计,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圆满完成任务。1971年9月,水电部报经国家计委批准,这一“以防凌为主,结合防洪、放淤和灌溉,保障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胜利油田开发、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改善展区生产条件”的南展宽工程,由构想变成了现实。

在这项带着深深时代烙印的工程中,有现在想来不可思议的特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自己规划,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这“三边”“三自”工程历时8年,24.6万人次参加。修筑展区村台38个,迁移自然村76个,安置人口4.89万人。南展宽工程的建成,割除了“肠梗阻”,使麻湾至王庄30千米长的单式窄河道变成了复式宽河道,成为解除河口地区凌洪威胁的重要措施之一。

南展宽工程的建成,使“肠梗阻”问题解除,黄河三角洲上的建设者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有了南展宽区这颗“定心丸”,百万石油大军放心大胆地在广袤的黄河口驰骋纵横排兵布阵,很快掀起了一个建设大油田的新高潮。

30多年过去了,黄河防汛形势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下游凌汛的威胁大为缓解。然而,为黄河三角洲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南展宽区人民,至今还蜗居在临黄堤旁拥挤狭小的村台上。建设南展宽区、改善南展宽区生产条件的初衷并没实现,相反却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同地区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南展宽区群众居住生活环境凝固在了20世纪70年代。

61岁的杨庙村村民尚吉增回忆起搬迁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不管是刚刚落成的新房还是住了几十年的旧屋,说拆就拆,一个几百年的古村用不了几天就没了踪影。老百姓都很听话,为了国家建设和防洪安全,让咋着就咋着,还没听说过“钉子户”什么的……房台上的宅基地平均每户160平方米左右,包括院子、猪圈、羊圈……

2003年,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以红头文件向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废弃黄河南展宽工程,帮助南展宽区5万搬迁群众恢复家园。10年来,这个问题已是东营市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必提的建议、议案之一。

多少年来,南展宽区这个为解决黄河窄河道防凌问题而兴建却一次也没有使用过的防洪工程,已成为当地政府最大的民生问题。

“一家三代挤在仅有十几平方米的院子里,人畜共居一处。十几个村只有一处学校,连个活动场所也没有,卫生、文化设施落后……进门一摊粪,出门一堆柴,雨天污水横流,夏秋蚊蝇乱飞……”垦利县县长田志颖不止一次地讲述南展宽区人民目前的窘境。74个行政村,15948户,56000多人民群众困窘的生产生活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07年,南展宽区人民终于看到了改变他们命运的曙光。

“新农村、新社区、新的黄河观光带”——新一届东营市政府在“黄河南展宽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给予了展区新的定位。而量身打造的宏伟空间布局更是让展宽区人民喜上眉梢:

绵延30千米的南展宽居民区,将是一条依托黄河生态防护林、“三网”绿化工程、顺堤新村规划建设、沿黄旅游、观光产业带。

2007年,展宽区房台拓展淤筑工程启动并列入全市10项重点工作之首。

2008年1月,建设新展宽区作为民生建设工程列入了东营市农业重点工程。按照黄河南展宽区建设实施方案,3年时间全部完成房台拓展。同时启动的还有“亲近母亲河农家游”生态农业观光工程。

阳春三月柳絮飞,正是黄河抽沙淤填施工的好时机。挖泥船,挖掘机,万米输沙管道,300多名施工人员,在南展宽区30多千米的临黄堤下摆开了房台拓展工程战场。

83岁的三佛殿村村民王汝俊老人,每天都到河边的工地上转一圈,脸上不时地笑开了花。他拍打着输沙管道向人们说:“这才是件大好事呢……”王汝俊老人两儿三女,四世同堂,四代人挤在一个抡不开扁担的院子里,进门就像阴了天。“攒个钱就想盖几间房宽敞宽敞,可到哪儿去盖呀?这下可好了,政府出钱给咱淤房台,建新农村,我又赶上好时候了……”

2008年,国务院对《黄河流域防洪规划》进行了批复。东营市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南展宽区问题通过防洪规划的批复得到了“解放”。

数十年来,黄河人对于黄河凌汛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经历了一个从现象到机理、由治标到治本的实践认识过程。特别是新时期利用水库蓄水防凌的运用,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使人们对黄河凌情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

而今,黄河下游在小浪底水库的精心调度下,已基本消除了凌汛的威胁,黄河三角洲因凌汛而建设的南展宽工程,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获得“解放”。但这不足以说明,对待黄河凌汛,我们就可高枕无忧了。黄河终归是一条世界上最难治理的大河,一条极其复杂多变的大河,倘若我们遇上百年一遇的洪水,那情况决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黄河防凌,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