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第六次大徙复来利津入海 两千多年来,黄河曾两次 “光顾”东营这方热土。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 (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故道自今河南濮阳东北流经山东聊城、茌平南,折北经禹城西,又东北经利津入海。这是历史上黄河第一次来到现行河道附近入海,从此开始了塑造古代黄河三角洲的历程并形成了古代黄河三角洲。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时属兰阳,今已坍入河中)决口,改道东流,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夺大清河入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徙。决口之初,河水漫注于封丘、祥符、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复分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迤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流穿运,总归大清河入海”。从此,黄河下游河道结束了六百六十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利津入渤海。改道之初,清政府正面临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军事旁鹜,无暇顾及河工”,因而在二十年间,听任洪水在山东西南泛滥横流,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始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大清河原是古济水的一条分支,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古漆沟故渎,下游曾称盐河。据《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济水原在郓城分流南北,南济水为南清河,元、明时期称南运河,清咸丰时期称牛头河。北济水为北清河,因汶济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属“济”不属汶。自济水伏流不见以后,大清河所属惟汶水,故沿称大清河。黄河夺大清河入海之前,大清河是一条水深岸阔的地下河,是鲁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在大清河口有著名的铁门关,是重要的盐码头。据利津县志记载:清朝前期,大清河从利津铁门关入海,槽宽30余米,槽深20余米,当时最大的船只行于河中,人在岸边平视不见桅杆。大清河入海口铁门关在利津城东北35公里处(现在的汀罗镇前关村),曾是明清两代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几百年前曾驰名省内外。
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河水在铜瓦厢以下的低洼地带漫流,在张秋穿越运河一带形成大湖,泥沙大量落淤,因而进入大清河的水近乎清水,使大清河河道迅速刷深增宽。“大清河原宽不过十余丈”(《黄河图记》),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河道已刷宽半里余。冬春水涸时尚深二三丈,岸高水面又二三丈”(李鸿章奏折)。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南岸郓城等州县开始修筑民埝;光绪元年(1875年)北金堤的修补工程完成,光绪三年(1877年)铜瓦厢以下到张秋间的南北堤防已初具规模。受它们的约束,进入张秋以下的泥沙逐渐增加,大清河转入回淤抬高阶段。到光绪九年(1883年),“两岸高者高水不满四尺,低者仅二三尺。”(陈士杰奏折)。随着入海沙量大增,河口的淤积延伸速率也迅速加快。据利津县志,“按大清河由二河盖东行二十余里归海。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旧河门淤,旋于二河盖冲开一口门,长30余里,名新河门,为入海之道。逮光绪七年 (1881年)闰七月淤塞,仍归旧河门入海”。河长比1855年延伸二十余公里。
现在的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后,直至解放前的七十多年里,河患仍连年不断,从1855年至1938年,决口达124次,有时向北侵入徒骇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其中同治七年(1868年)河决荥泽房庄,光绪十三年(1887年)河决郑州漫及淮河,1933年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内温县至长垣的二百多公里内决口52处,都造成极大灾难。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形成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直到1947年3月才堵复决口,恢复了现行的黄河流路。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黄河两次在利津入海,塑造了广袤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在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崛起了一座年轻的城市-东营。
东营市区域面积8053平方公里,有2500多平方公里为中、新生代断陷——坳陷形成的,属华北地台构造,其中有近70%为黄河淤积造陆退海之地。黄河从东营入海之前,其海岸线西起利津县望参村,经利津城,至东营区史口一线。据出土文物考证,东营市南部的广饶县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利津县望参村1976年出土之陶器窑经鉴定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文物。又据利津县文史资料考证:自现史口向西至现小营(滨州市)附近为一东西长80余里,南北宽20余里的大海湾,漯水经现高青至小营附近入海湾;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蓼城(蓼古读如六,现利津县南宋乡刘城庄附近)由都尉统兵防守,其属地虽小,但实为海湾北岸之重镇。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今河南濮阳境)由平原、济南流向千乘(周、秦至西汉时现东营市辖区的利津县、东营区为千乘郡或千乘国所辖)入海,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变迁,在东营境内行水历时千年,大大拓展了东营版图。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修千里长堤束水,经现滨州市在利津城南入海。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入海河口经200多年的淤积延伸,原蓼城东南伸入西南的大海湾已淤成陆地,出现河口重镇名“甲下邑”(今龙居东北)。魏(三国)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黄河仍在利津城以东甲下邑以北入海。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黄河经滨州绕利津城折向北在现盐窝入海,此时海岸线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今河南濮阳境)大决,改道北流,至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共446年时间内,黄河在滨州以北入海,入海口离开东营境内。但此期内有198年,黄河主流或分流由济南以下入海,继续扩大东营版图。此时东营海岸线已推移到太平、老爷庙(肖神庙)、建林、永安以北一线,形成了近代黄河三角洲的起点海岸线。
自1855年黄河再次从利津入海至今,黄河在以宁海为顶点的三角洲上,实际行水百余年,为东营造陆3000多平方公里,不仅淤出了孤岛、河口、桩西、埕口、孤东等大油田,还在新淤地上新建了新户、二八吕(河口区驻地)、孤岛新镇、东方红、建林、新安、下镇等集镇。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这片土地上开发出了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成立了省辖东营市,成为黄河三角洲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