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0月27日讯 今年秋汛,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打乱了正常的工作节奏。
山东黄河防洪“三线”作战,9天接连出现3次编号洪水。黄河干流发生1988年以来最大洪水,东平湖持续超警戒水位运行10余天,金堤河出现2010年以来最大流量过程。
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山东黄河河务局全员上岗,勠力同心,团结一致,共战洪水。办公室作为全局的枢纽和窗口,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沟通上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服务大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竭力为打赢秋汛防御战保驾护航。
高效协调 畅通枢纽
闻“汛”如令,听令而行。
自防御秋汛洪水攻坚战打响以来,办公室全体人员严格按照省局党组要求,放弃节假日休息,迅速调整工作状态,超常规、快节奏、高效率、满负荷运转。
随着汛情不断加剧,山东黄河防汛会商会议频次增加到每天两次。“有时半夜一、两点,有时凌晨四、五点,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时刻准备着随时服务。”全程跟会的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张新说。
办公室工作琐碎,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环节的疏漏怠慢都会影响到全局工作的正常运转。文件收发、住宿协调、后勤物资保障等,也在看不见的战线上紧跟防汛节奏紧锣密鼓地进行。
“叮铃铃,叮铃铃……”
凌晨1点2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份省委领导批示件需要抓紧办理。当日值班的王俊凯蹬上鞋,三步、两步跨下台阶,赶到三楼的文件收发室,收文、登记、呈交带班领导及办理处室。文件快速准确地处理完,回到值班室坐下来,他看着自己的脚笑了:匆忙之中,鞋子左右脚穿反了。
“汛期里的文件都是‘急件’。”张沪予对此感受颇深。有次加班刚回到家,突然接到有紧急发文的电话,她立即折返回单位,等文件处理完已过深夜零点,看着灯火通明的值班室内依然忙碌的同事们,她心发感慨,“职责,是用来扛的。”
处理公文
高质量服务背后的用心、细心、耐心,是作风的淬炼、速度的博弈、责任的坚守,更是办公室“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长期沉淀的厚积薄发。
秋汛期间,办公室协调水利部、黄委、省局以上防汛会议85次,地方省部级以上领导参与的大型防汛会商会议3次,处理收文341份,发文94份,协助安排工作派车、住宿、工作餐共361人次。
前方“打仗”,后方保障。防汛战遭遇了大降温,10月15日凌晨,黄委办公室协调腾讯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壹基金捐赠的5000件防寒大衣送达山东黄河物资储备中心接收点。与寒冷抢时间,办公室人员早已做好接收准备,一小时内办完交接、清点、卸货、分发等手续。“我们抢先一分钟,一线职工就少受冻一分钟。”王俊凯说的“抢”,换来的是当天下午一线职工穿上了防寒大衣。
签字接收物资
搬运物资
洪水“三线”叠加,政务值班、防汛值班、职能组值班,也叠加在一起,往往是下了一个班又紧接着另一个班。沈振磊“自己和自己交接班”,宋丽孩子感冒打吊瓶也不请假……办公室的琐事里,也藏着一些让人心酸的故事、令人感动的情怀。
温暖宣传 擦亮“窗口”
携手同心,共渡难关。此次秋汛防御,前场的巡查防守、工程加固分秒必争,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后场的新闻稿件采写、编辑、发布,同样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让全社会听到山东黄河的声音!
特殊的汛情牵动了全社会的心,吸引了各家媒体对山东黄河的密切关注。宣传科里电话响个不停,手机还没放下,座机又响,“新闻约稿!”“一线采访!”蜂拥而至的各大媒体,让宣传科开启高速运转模式。汛期高峰期,短短的9天时间内,协调完成媒体采访40余次,提供新闻通稿10余篇,配合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动态反应山东黄河职工抗击秋汛洪水事迹。
“这次秋汛宣传要做到客观、事实、高质量、有温度。”擦亮齐鲁黄河公众号这块山东黄河人自己的牌子,办公室负责人定好了调子。
每天一个主题,广泛挖掘发生在防汛抢险一线的鲜活故事,配发图片和视频。通知一经发出,大量的稿件带着热情和温度,通过网络传递过来。
“编辑老师,我在巡查一线,稿子用手机编的,相机里的照片晚上回去后再传,可以吗?”
“可以,我们等着,辛苦了,请注意安全。”
你在前方冲锋,我在后方守候,你的故事我们来讲。每天近10万字的文稿,上千张的图片,近20个G的视频,一张张地筛选,一段段地剪辑,编辑们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省去了吃饭,饿了啃个面包,吃包泡面;困了洗把脸继续战斗,一天一期剪影,再晚也要发出去,这是一线采写通讯员和后台编辑们心灵互感的约定。
10月5日晚9点50分,在等待视频上传的间隙,疲惫的任慧霞歪在椅子上睡着了,已经做好海报修改工作的沈振磊左右为难,“不忍心,但是又不得不喊醒她。”在耐心地等了十分钟后还是“狠心”喊醒了她。
任慧霞睡着了
辛苦的付出没有白费,有温度的宣传,引起大家的共鸣,已经坚持了25期的剪影系列,依然热度不减。
“你们做的剪影很有特色,一天一个主题,把防汛的角角落落都展示到了,我和同事们都很期待,每天都看,看你们经常晚上十点半以后才发出,肯定也很辛苦,我们共同奋斗!”
“海报做得真好,看着真给力,防御秋汛洪水这场硬仗我们必须打赢,也绝对能打赢!”……
热心的读者有打电话的,有后台留言的,刷屏的朋友圈,持续增长的点击率,如夜间险工坝头上亮起的一盏盏明灯,照亮征途,连接你我,传递大爱,温暖大家。
下沉一线 同担风雨
汛情吹响集结的号角,到一线去!到汛情最需要的地方去!
10月2日,已在济南桑梓店管理段结束三个月“蹲点”工作即将撤回的王超,改变计划,主动请缨继续留下来,坚守一线。
“大汛当前,段所人手少,现在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绝不能离开。”
取消假期,取消返城,冲锋一线,再想想家里几个月大的孩子,王超犹豫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妻子回应很干脆,“我们都是黄河人,什么都别说,我懂。”懂你前行的情由,做你坚强的后盾。
还是那段堤防,还是那项任务,还是那伙同事。穿上“黄马甲”的王超和同事拿好装备,相互提醒着脚底泥泞的路线,仔细查看工程有无险情的出现。大雨袭来,气温骤降,水洼挂连着泥潭,疾风夹杂着暴雨,巡堤的风险增大,扛在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王超(右一)夜间巡查
巡查日记中,下沉在孤岛管理段的孙照波清晰地记录着他人生中一次特殊又难忘的经历。“10月4日,雨。凌晨12:10分,接到紧急通知,清三控导需要进行工程预加固。起床、穿衣、集合,10分钟后,出发了,第一次紧急集合,紧张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到达目的地,密集的雨点敲打着咆哮的河水,场地上来来往往的挖掘机已经在整理修筑子堰。这时,土工布也运到了,按照指挥人员的要求,我和同事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土工布卸下,铺设在指定地点,待机械填满土石后,再将土工布卷起来,形成一个个有高度的土堰,阻挡上涨的水势……凌晨4点收工,身体累到了极点,紧张没有了,口渴得干到了嗓子眼儿。”
孙照波(左一)铺设土工布
郭沙沙是办公室下沉一线职工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省局疫情防控和基层巡查防守兼顾的工作模式,曾让她严重上火。国庆期间每天巡河2万多步,冒雨进入泥泞的滩区搞测量,在降温、寒风、朗日中巡堤查险、劝离群众、悬挂横幅,和大家同吃同工作。一件羽绒服裹了一个月,而不知城内暖秋,竟也学会了骑很“土”的三轮车。大河之景、护河之情、治河之艰,让她更深感黄河人之责,防汛“小白”下沉日记中,她在慢慢成长……
郭沙沙(右二)根石探摸
经过轮换,办公室共有5名同志驻守一线,杨宁、闫训立也同样经历着不同寻常的磨练和成长……
洪水面前都是战士。迎难而上,向险而行,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黄河人建设河清海晏、幸福河的决心和毅力。(纪红云)
编辑:陈宁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