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州黄河文化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2-28 来源:本站原创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之源。作为黄河河务部门,要始终秉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挖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黄河文化;文化建设;保护传承弘扬

引言: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蕴含着众多的历史记忆和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为将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项中心任务落实落细,近年来,德州黄河河务局始终把黄河文化作为传承美好、熔铸精神、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推进黄河文化建设过程中,德州黄河河务局针对实际,多措并举,走向基层接地气,立足行业聚人气,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强力推进。

1.德州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1.1成立专门机构。成立德州黄河文化办公室,统筹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编写印发了《德州黄河河务局黄河文化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抓好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工作抓手。

1.2建设机关文化墙。对机关办公楼走廊墙面、食堂及庭院进行了空间形象再造,集中展示单位概况、防汛、科技、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形成了主题明确、层次鲜明的办公楼文化,节约了占用空间,提升了单位整体文化氛围,营造了积极和谐的办公环境,打造了具有德州黄河特色的文化品牌。

1.3加大德州黄河文化宣传力度。强化“德州黄河”微信公众号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德州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工作成果,在黄河卫视、山东卫视等媒体播放了《黄河埽工号子喊起来》《木匣子里的黄河情》《沿着黄河看发展》等宣传视频;德州黄河1名职工代表参加了山东黄河电视台《黄河文化大会》;配合齐河县融媒体中心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大河》的相关内容,营造起重视、关心黄河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1.4全力讲好德州治黄故事。积极开展优秀职工微访谈、微记录活动,聚焦老一辈治黄人、先进工作者及一线普通职工,发掘艰苦奋斗的治黄故事,拍摄系列宣传片,点赞一线治黄工作者,为治黄事业凝聚正能量;举办德州黄河优秀讲解员评选大赛,提高讲解员接待水平和综合素养,着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服务一流的讲解队伍,进一步提升德州黄河文化软实力。

1.5加强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德州黄河“最美家庭”“最美职工”评选活动,以好家风培育好作风;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机关文化墙,按照“一层一特色、一层一主题”的原则,因地制宜设立文字内容,科学规划各部门展位,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扎实做好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

1.6创新形式,扩大“红心一号”影响力。自主策划编排《红心一号》话剧,以独特艺术展现了“红心一号”的制作过程,把“红心一号”精神演绎得既有“时代感”,又有“本土味”,《红心一号》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百万人次。后又在保持原剧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成功改编了《红心一号》情景剧,并在黄委和山东黄河河务局红色故事大赛中均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1.7传承红心精神,接续奋斗火种。率先成立“红心一号”青年理论组,采取专题学习研讨会、学习交流分享会、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全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常态化、创新性开展。目前,“红心一号”青年理论组已成为德州黄河人才建设和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

1.8统筹兼顾,推动德州黄河文化廊道建设。高标准建成德州黄河文化展厅,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德州治黄历史资料,开展老物件、老故事、老照片征集、展陈活动,及时丰富展厅内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德州黄河文化展厅揭牌仪式,设立公众开放日;开展数字文化展厅建设,利用VR技术将展厅实体扩展至线上平台,打造德州黄河数字文化体验基地。

2.现存的问题

2.1在思想认识,树立主人翁精神上还存在差距。部分基层领导对黄河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一些部门和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搞活动”上,对于创新性的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形式了解不够、思考较少。其次,干部职工未完全树立起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人翁”意识,认为其工作就是具体负责部门的事,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加上业务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精力考虑文化工作,使工作推进难度大,建设效果离预期的目标还有差距。

2.2在摸清家底,夯实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基础上需进一步发力。在对文化资源全方面梳理盘点,厘清家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首先,较少借助地方文化普查基本数据库、文化目录进行梳理、筛选黄河文化资源,对黄河德州段各类文化资源的数量及质量、分布与权属、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具体情况掌握不全。其次,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水文化遗产辑录,没有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记录、建档,未建成德州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再次,缺乏对黄河文化的研究,缺乏长期文化发展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

2.3在发掘黄河文化的现实价值上还存在短板。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闪光关键在重塑文化形态,当前,我局对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更多依赖于现有的文化资源,人对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及基于文化资源的再创造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精神。一是体现在自主创作、开发、设计的文创产品较少,蕴含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的展演类作品较少;二是信息技术对于黄河文化的整合、宣传作用未得以充分发挥,VR展厅浏览人数较少,传统治河技艺VR教学项目较少,部分主要文化阵地还未探索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不能满足群众对黄河文化了解的需求;三是缺乏创新机制,缺乏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机制、激励机制,文化创建资金不足,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文化发展后劲不足。

2.4在交流互鉴,推动黄河文化融入地方上还需下功夫。一是自身宣传力度不强,黄河曾是一条灾河、害河,大多数人民群众对黄河的固有认知还停留在水旱灾害防御层面上。由于行业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形式较为守旧,导致社会对黄河河务行业的特点及重要性了解不多,致使黄河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不高,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二是与地方文化团体、文旅部门融合交流力度不够,在与地方团体、单位融合时还存在“客人”心态,对于相关工作推动力度不够,文化活动参加频次较少,致使难以突破现有文化发展“围城”。同时,在举办文化保护、传承活动时,没有较好地与地方文化活动相结合,致使群众参与度、认知度较低,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产生较大影响。

3.下一步思考

黄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文化内涵,精炼行业精神,营造建设氛围,全面提升品位,不断增强成效,才能为治黄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1要加强行业领导。加强文化建设,行业领导非常关键。要加强领导干部对黄河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广大职工干部认识到黄河文化建设对促进人民治黄事业的重要作用。河务部门要从本系统的实际出发,结合本行业的自身特点,不断增强对黄河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检查,自觉把黄河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治黄改革发展工作统筹考虑,同步实施,在系统内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黄河文化建设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3.2要加大对黄河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从治黄改革发展全局出发,要把黄河文化建设与治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文化等结合起来,制定出台黄河文化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突出行业特色,明确发展重点,从宏观上加强对黄河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保证黄河文化建设发展方向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基本措施到位、建设成效显著。

3.3要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搭建行业之间沟通交流平台,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广泛与社会外界接触,多见世面,多交朋友,一方面学习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借助交流平台,广泛传播水文化。

3.4要培养专业人才。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黄河文化建设要在促进发展上体现优势、展现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注重培养好各类人才,当前要尽快在各单位培养一支得力的黄河文化建设的队伍,在培养专业技术干部的同时,培养一批黄河文化工作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把黄河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制定有一套黄河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文化建设的队伍建设、机构编制、阵地建设等问题。适当开展一些黄河文化建设知识的培训,将不同专长的人才组织起来,建设一支知识互补、优势互补、特长互补的黄河文化研究队伍,实现从不同领域、多角度研究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促进黄河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保证黄河文化建设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3.5要加大经费投入。黄河文化建设要有必要的资金保障,这是深入推进黄河文化建设的物质前提。因此,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和落实黄河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黄河文化建设的预算和决算机制,切实加大对黄河文化事业和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保证黄河文化建设有正常的经费支付渠道和必要的经费来源。(葛爱春  王嘉政  岳鹏飞  付小璇)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