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事记编纂实践初探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0-24 来源:本站原创

年度大事记编纂是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笔者结合历年编写实践,谈一谈如何编写好黄河年度大事记,供大家参考。

年度大事记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记载一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参考资料,山东黄河年度大事记采用编年体,辅之以记事本末体,按年度时间分述,一事一记,每一大事为一条目,对持续(或相隔)时间较短的同一事件,即一次记其始末;对持续(或相隔)时间较长者,依据事件发展阶段酌情分条记述。要求“时有顺序,事有本末”,行文力求简练概括,准确真实,保持事件的完整性。

一、划定录入范围,制订记述标准

山东黄河大事主要分为会议、机构、人事任免、领导活动、工程建设、防洪防凌、科技、经济、规设、法规、奖惩、出版、特异及其他14大类,在每一类内,具体分为诸多细目,规范各类条目收录的内容,制订具体收录标准,包括单位、人员级别、叙事顺序、框架格式、简繁程度等,体现以大要事为核心,避免琐碎罗列,力求收录内容标准具体,条目记述规范有序。

1.会议事项。如年度工作会议、防汛、工程建设、经济工作专题会议等。要写明会议的名称、出席人员范围、任务、主要内容等。山东河务局每年召开的治黄工作会议、半年局务会议为必录内容,一般性专项工作会议或定期办公例会一般不入大事记。治黄工作会议录入内容:扼要写清上一年成绩,防洪工程完成情况,投资、土方、石方、引黄供水量及经营创收情况等。

2.领导人活动。需严格按确定的标准来录入领导人活动,陪同上级来人检查,至少副厅级以上方可出现人名,其他陪同人员一般不出现人名。

3.机构沿革和人事任免。记述单位的成立、撤销、合并,内设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能范围调整,单位所在地的迁移、名称变更等。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人员级别来录入,如省局机关人事任免,记述山东河务局副局长(含)以上和教授级高工及地市河务局局长的任免事项;机构变动调整,规定一般记述省局机关内设机构及地市河务局的机构变动调整;局属各单位要根据单位级别分别确定录入范围,如副处级以上单位可记述科级以上人事任免,任免均要写明任免文号及转发的上级单位文号,便于查找利用。

4.表彰奖励,规定记述黄委及省部级(含)以上单位对山东河务局的综合表彰奖励事项,如年度目标考核奖等;上述单位对山东河务局的单项工作奖一般不录入大事记。劳动模范,记述黄委及省、部级(含)以上单位授予称号的劳模。科技进步奖,记入上述单位授予山东河务局集体或个人的奖项。

5.新(改)建引黄涵闸工程。条目内容格式统一规定为:闸的位置、大堤桩号、结构、孔数、高、跨度尺寸、设计引水流量、开工、竣工时间、投资等,录入时间一般记在竣工(验收)的年月日。

6.年度汛情和凌情。每年汛情和凌情为必录条目,汛情内容主要包括:汛期来水来沙量、最大流量及出现日期,险情抢护情况等;凌情主要包括:最低最高气温,封河日期,最大封河长度,河段全部开通时间,封冻最上首至哪里,最先封河河段等关键信息。

7.工程出险及抢险。工程出险时间、地点、坝号,专业机动抢险队抢护方法及动用防汛料物、土石方情况。

8.重大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开竣工日期,前期工程批复情况,投资及主要建设内容,建成后通水及效益情况。

9.远距离调水。如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等,主要记录开始和结束时间,引水量等信息内容。

二、资料收集来源

大事材料的收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局电子政务系统上的政务信息、部门信息、局属单位动态等。这些信息记录了机关各部门及局属各单位发生的各种大事要事,所述事实及时、准确、清晰,是大事记材料的主要来源。

2.机关收发文。主要收录机构变更、人事任免、表彰、重要规定办法、防洪工程建设、抗洪抢险、规划计划、上级领导重要批示等有关黄河治理的重要内容。

3.山东黄河网。山东黄河系统发生的有影响力的大事要事,一般在山东黄河网均有所涉及,是电子政务系统的补充。

4.黄河报、黄河网站等新闻媒介对山东黄河重要事件的报道,可以了解大事的前因后果,或可以补充记述,校正核对。

5.史志资料、黄河年鉴。主要从黄委层面把握山东黄河系统发生的大事要事,如重要领导人活动、重大规划、批复、远距离调水、重要外事活动等有影响力的大事件,互相校正补充,确保大事要事录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编写注意事项

1.收集资料是编纂大事记的必要前提

在着手编写大事记条目之前,必须首先按确定的录入事件内容范围,做好收集资料工作。在编纂过程中,哪一类事件收集的资料较为齐全、系统完整、考证充分,工作进展就顺利,既利于检索,也避免了返工。所收集的资料,均按文书档案的要求管理,分年、分细目整编归档,编号保存,并根据需要,将原始资料进行摘抄、复制,整理成为编写条目的过渡性资料,以便查阅、使用。对各单位(部门)领导审阅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也需分类按条目登记建档立卷,经细致研究、分析选择,决定取舍,修正原稿。

2.众手成志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

大事记是按时间顺序对一定历史时期山东黄河治理开发历程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简要地记述。靠个别部门或少数人编纂是难以达到齐全、真实、准确、精炼的质量要求。因此,要形成《山东黄河大事记》征求意见稿,并报送各有关单位(部门)、领导和离退休的老同志审阅,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众人拾柴火焰高”,依靠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才智,有才能保证大事记的编纂质量,取得更臻完善的成果。

3.牢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原则

大事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向利用者提供某一问题的历史梗概,便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某一事物真实发展历程,从而揭示其演变及发展规律,因此,要始终牢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原则,这一点笔者感触颇深。原先档案科均编写年度大事记,总纂1946—2005年《山东黄河大事记》时,发现已有的年度大事记范围模糊、缺项严重,于是,重新确定录入范围,增补缺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提醒我们以后在编写年度大事记时,要时刻牢记纵不断线,横不缺项,为以后统一汇编大事记打下坚实基础。当年,为了保证录入内容的真实性,某些必录条目均按年份查找,比如黄河水利委员会表彰的劳动模范属于必录条目,每四年表彰一次,因此,要完整查找四年一度的表彰文件,将涉及山东黄河的人员名单全部抄录或复印下来,并按一定格式完整录入;再如人民治黄以来山东黄河涵闸建设情况,查找每一座涵闸验收鉴定书,详细了解其新建改建情况,并按规定的技术指标录入;其他如每年的汛情、凌情、防洪工程建设等等均按此要求记述,确保纵成一条线,横不缺历年必录条目,保证了编辑出版的山东黄河大事记真正成为有用的工具书,同时为编纂《山东黄河志》志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4.严格执行标准,杜绝以小充大

 记录大事要事是大事记的第一要素,但大事小事是相对而言的,凡是涉及全面性的事件、重要的活动、典型的事件、对业务工作和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等应列为大事,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单位入选标准,为筛选大事提供权衡依据。比如省局机关记述厅局级以上人事任免、领导人活动,上级领导考察以及做出的重大部署和批示;单位重要会议一般指各种总结性工作会议、大型业务会议、党代会、职代会、厅局级以上表彰性会议等等;省局机关内设机构的调整,局属副处级以上单位的撤销、合并、变更等;表彰指厅局级以上的表彰奖励,主要包括水利部、黄委劳模;山东省先进个人和集体,国家和省里表彰的技能性人才,一般性单项表彰不记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要发挥主观作用,科学合理的分析问题、审视问题,才能把真正的“大事”记下来,如遇到可入可不入的事件,要宁缺毋滥,以保证大事记名副其实。

5.述而不论,秉笔直书

大事记只记不议,不作主观评议,不流露褒贬情感色彩,观点寓于条文之中,客观记述。如记述会议,最后很容易出现评述、议论、总结性的文字。例如,会议认为……,会议要求……,会议指出……,会议号召……,会议强调……,会议希望……,记述时注意避免。总之,要时刻牢记编纂大事记就是编史修志,要流传下去供后人参考利用的,在编写时要克服主观主义,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努力做到客观公正。

6.要素齐全,便于利用

从写作角度来看,大事记整体是一部“史”,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事件组成,说明和叙述是其表达方式。单条大事记篇幅不宜过长,要扼其要而记之,用不多的笔墨将事情记述清楚。一般一件事以一句话为准,力求精短,字数控制在一百字左右为宜。凡是收录的大事,原则上记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概况和结果,弄清来龙去脉,做到“记其因,述其程,明其果”。黄河大事记专业性较强,尤其防洪工程、防汛防凌等业务工作一定要按规定的格式记述,某些技术指标缺失不利于后期利用和参考,起不到工具书的作用。

7.灵活运用纪事本末体

大事记述一般以编年体为主,但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可采用纪事本末体记述。如重大防洪工程建设,在不同年份开工、施工、验收、竣工,如分开记述,显得事情比较松散,失去完整性,可在竣工年月统为一条,完整记述;再如引黄供水、安度汛期、黄河凌汛等综合性条目,将不同时间节点情况放在一条中记述,保持事件完整清晰。

综上所述,完整系统的大事记是一个单位的备忘录和工具书,为编史修志提供可靠材料依据,为日后工作查考提供重要线索。年度大事记是当年收集,次年记述,有问题便于及时核实处理,不用事后考证辨别,有遗漏也可及时补充完善,真实可靠。因此,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年度大事记收集整理工作,编纂年度大事记,放入文书档案中永久保存。黄河大事记是黄河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好黄河年度大事记是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一项重要工作。(徐新波)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